《汽车行业专题研究报告:氢能源车迈入新征程保有量五年十倍空间-210818(3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行业专题研究报告:氢能源车迈入新征程保有量五年十倍空间-210818(36页).pdf(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氢能产业链条复杂,成本规模技术互相制约氢能源产业链下游规模制约上游成本氢能源产业链上游:包含储氢罐、膜电极和极板等电池元件。其中由催化剂、质子膜和扩散层组成的膜电极是燃料电池的核心技术所在。氢能源产业链中游:包括发电系统和电堆模块的集成。氢能源产业链下游:是在车辆、加氢站、家用、军事为主各种发电装置、运输设备的实际应用。制氢与储氢技术不断突破,加氢站建设提速制氢行业装备成熟,制取及液化尚需提升制氢方法多元化共存,主要为化工原料制氢、电解水制氢、工业副产氢等途径。应当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工艺路线,比如煤资源丰富的山西 等地,选择煤制取氢气性价比高;风电,光伏丰富的高原地区,水电丰富的长江流域,电
2、解水制氢成为最经济环保的选择。国内制氢行业装备较成熟,但是在制取及液化方面与国际水平存在差距。其中,天然气制氢和生物制氢技术水平较落后。氢气制备装备中碱性电解水制氢技术较成熟,而 PEM 制氢尚处于研发阶段。气态储氢占主流,成本低技术成熟储氢的主流路线有三种:气态储氢、液态储氢、固态储氢。气态储氢凭借其储存易满足,成本低廉的优势成为主流的储氢方式,已运用于商业化乘用车上。高压条件下,高压存储气态氢储氢量可达到 5.7%(质量分数)。液态储氢需要满足极低的温度以及采用双层真空隔热结构的储存容器,目前的技术尚且也只能保证液态每天 1%左右的挥发。固态储氢的储氢合金一般是钛系合金,锆系合金,稀土合金等,储氢能力极强,但是成本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