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华泰-稀缺PI薄膜龙头享国产替代蓝海市场-210816(3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瑞华泰-稀缺PI薄膜龙头享国产替代蓝海市场-210816(36页).pdf(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实现量产。相比之下,我国 PI 薄膜起步较晚,产业化进程发展较缓慢,在高端电工绝缘、电子等其他应用领域的产业化能力较弱,能够自主掌握高性能 PI 薄膜完整制备技术的企业数量相对较少。以至于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高性能 PI 薄膜严重依赖进口,国内的PI 薄膜生产企业,产能规模多在百吨上下,主要应用于低端市场。公司指出,目前中国每年需要进口约 5000 吨的高端材料。随着高性能 PI 薄膜的新应用不断涌现,PI 薄膜从传统电工绝缘延伸到高速轨道交通、风力发电、5G 通信、柔性 OLED 显示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FPC 等电子制造业也逐步由韩国、中国台湾向中国大陆转移,大陆地区在 PI 薄膜下
2、游市场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我国对高端电子级 PI薄膜的需求也不断增加。高性能 PI薄膜作为我国高新技术发展的关键材料,市场需求持续扩大,国产化需求较迫切,进口替代空间广阔。伴随着我国 5G 通信、柔性显示、高速轨道交通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内企业开始向高性能 PI 薄膜市场进军。新材料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和高端制造及国防工业发展等的关键保障,是各国战略竞争的焦点。在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兴起的大背景下,欧美韩日俄等国家纷纷制定了与新材料有关的产业发展战略,大力促进本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为突破高端制造业战略材料受制于人的局面,“十三五”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以瑞华泰为代表的国内企业,来推动高性能膜材料产业化进程,以提高我国新材料产业的战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