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行业协会:2020年版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5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光伏行业协会:2020年版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57页).pdf(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产业链各环节关键指标多晶硅环节1、还原电耗多晶硅还原是指三氯氢硅和氢气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高纯硅料的过程,其电耗包括硅芯预热、沉积、保温、结束换气等工艺过程中的电力消耗。随着市场对单晶产品需求的增大,2020 年单炉致密料占比进一步提升为 70%-80%,多晶硅平均还原电耗较 2019 年有小幅下降,为49kWh/kg-Si。未来随着气体配比的不断优化、大炉型的投用和稳定生产、以及单晶厂家对于菜花料的试用,还原电耗仍将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到 2030 年还原电耗有望下降至 44kWh/kg-Si。2、冷氢化电耗冷氢化技术是把多晶硅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四氯化硅(SiCl4)转化为三氯氢硅(SiHCl3)
2、的技术,其电耗包括物料供应、氢化反应系统、冷凝分离系统和精馏系统的电力消耗。各企业在物料供应环节使用不同的加热方式,如电加热、热油加热、蒸汽加热、天然气加热等,因此各企业冷氢化电耗存在差异。2020 年,冷氢化平均电耗在 5.3kWh/kg-Si 左右,同比下降 3.6%,到 2030 年有望下降至 4.7kWh/kg-Si 以下。技术进步的手段包括反应催化剂的开发、提高工艺环节中热能回收利用率、提高反应效率等。预计未来冷氢化电耗仍将稳步下降。3、综合电耗综合电耗是指工厂生产单位多晶硅产品所耗用的全部电力,包括合成、电解制氢、精馏、还原、尾气回收和氢化等环节的电力消耗。2020 年,多晶硅平均综合电耗已降至 66.5kWh/kg-Si,同比下降 5%。未来随着生产装备技术提升、系统优化能力提高、生产规模增大等,预计至 2030年有望下降至 60kWh/kg-Si。目前硅烷流化床法颗粒硅综合电耗较三氯氢硅西门子法棒状硅低4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