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银行-基于大行对比视角:邮储银行的零售转型与成长空间-210812(3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邮储银行-基于大行对比视角:邮储银行的零售转型与成长空间-210812(35页).pdf(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对该模式的一些思考对邮储银行而言,“自营+代理”模式是国家政策安排,为了更加深入理解在该模式下,邮储银行的与其他大行经营表现的差异,我们从以下维度展开分析:1) 还原储蓄代理费的财务表现。储蓄代理费是邮储银行获取存款的成本,不管是放在业务管理费科目里,还是放在利息支出,均对 ROE、利润等指标没影响,但会对息差、存款成本等结构性财务指标的分析产生干扰。为了对比研究的方便,我们将储蓄代理费加回至利息支出,重新计算存款成本、净息差等指标,但考虑到,银行获取存款,除了支付利息外,还应包括营销、运营等业务费用,两者合计称为综合存款成本,其他五大行获取存款除了支付利息之外,应该承担一部分业务管理费用,我们假设其他五大行业务管理费 50%为存款的营销费用,进行近似测算,研究结论显示: 调整前的存款成本,邮储银行最低;而调整后的存款成本,邮储银行仅优于交行; 调整前的净息差,邮储银行在大行中绝对领先;而调整后的净息差,邮储银行优于中行、交行,与农行接近,优势有所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