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气体传感行业多领域应用与市场空间研究报告(3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气体传感行业多领域应用与市场空间研究报告(30页).pdf(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与国内相比,国外空气净化产品认知度较高,市场更为成熟,我国空气净化器厂商面临相对稳定的出口需求。根据中怡康及海关总署统计数据,综合考虑国内销量及出口数量,2017-2019 年空气净化器产量分别约为 1862 万台、2270 万台和 2522 万台,呈现稳步增长趋势。近年来,空气净化器对应的粉尘传感器中激光粉尘传感器逐步替代 LED 粉尘传感器、市场占比逐渐提升。在新风行业方面,据奥维云网统计,近年来新风系统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张,2017-2019 年销售数量分别为 86 万台、106 万台、146 万台,复合增长率超过 30%,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 2020 年新风系统销售数量将达到 189.8
2、0 万台,按照此增速计算,未来五年内新风系统年市场规模或将突破 500 万台。从整体上看,新风系统的渗透率还较低,未来市场空间广阔。住宅新风系统技术标准(JGJ/T440-2018)规定,新风系统宜对室内外的 CO2、PM2.5浓度实施监测,并宜根据 CO2 浓度进行新风量的控制。目前新风系统以搭载 CO2 气体传感器为主,较少配置粉尘传感器。未来 CO2 气体传感器在新风系统中的普及度有望进一步提升,粉尘传感器的搭载率亦可能逐渐提高,同时具备 CO2、PM2.5 检测功能的集成空气品质传感器模块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扩大。此外,气体传感器检测对象不断扩展,搭载气体传感器的家电类型亦不断丰富 室内空
3、气品质检测对象不仅限于粉尘、二氧化碳,还拓展至甲醛、VOC、氨气、氡等,产品功能也由单一检测对象升级为可同时检测多种气体的集成化产品。同时,气体传感器亦逐渐运用于其他家电品类,如吸尘器、扫地机、壁挂炉、油烟机等。上述发展趋势均促进气体传感器企业持续进行技术研发及产品创新,以抢占市场份额。公司举措及战略:凭借热电堆红外气体传感技术、粉尘传感技术及电化学甲醛传感技术,公司拥有激光及 LED粉尘传感器、CO2 气体传感器、VOC 气体传感器和具备多种传感器的集成化产品。2018 年,面对下游空气净化家电行业进入调整期所引起的销量下降及降价压力传导,公司积极进行结构调整,加强对激光粉尘传感器、LED
4、粉尘传感器的工艺改进和市场推广,提高产品性能,提升客户认知度,并将甲醛传感器的下游配套重点由甲醛检测仪器向空气净化器转型。2019 年,空气净化行业逐渐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公司前期的市场拓展和客户布局亦逐渐显现效果,粉尘传感器、CO2 气体传感器、VOC 气体传感器均实现销量增长。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公司向远大洁净空气科技有限公司等空气净化器厂商,以及广州安捷生物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隔离病床厂商提供 CO2 气体传感器、粉尘传感器,积极响应防控安排。目前,公司在激光粉尘传感器自动粒子识别(API)、双光源红外 CO2 气体传感器、抗酒精和温湿度影响的甲醛传感器方面已建立技术储备,能够对市场新增需求做出快速响应。车内空气品质行业态势:车内空气质量管理系统从最初的中高端车型逐渐覆盖至更广阔车型范围,由此带来气体传感器在汽车领域的新增需求。车载激光粉尘传感器、CO2 气体传感器可实时监测车内粉尘、 CO2 含量,以按需激活车内通风净化系统。针对车内外空气环境,检测对象逐步扩展至甲醛、VOC、香氛和负离子。新近出现的应用场景是针对车外气体检测,即当车外气体传感器检测到外部环境中的污染物之时,便反馈相关信息并指导关闭通风系统。在这一场景中,MOX 传感器具有体积小、功耗低、灵敏度高、成本低等优点,已成为车内空气品质检测领域及智能家居、消费电子等成本敏感领域的首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