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轮环境-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守正创新加“氢”减“碳”-210812(2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冰轮环境-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守正创新加“氢”减“碳”-210812(28页).pdf(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伴随着综合冷链服务商的逐步崛起,生鲜电商的高速发展,医疗冷链等新兴领域的不断发展,冷链相关产业也将因此受益。作为冷链必备的一环,冷库的需求量有望在未来几年持续增加,冷库建设将为上游设备制造核心的工业制冷压缩机提供持续的增长动力。同时,压缩机市场规模的增长幅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下游冷链应用相关领域的增速。按照近年冷链物流的增速,我们预计制冷压缩机市场将在未来几年内保持 1015%左右的复合增长率。余热资源充足,回收市场潜力大余热资源从其来源可分高温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气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废气废液余热和废料余热等六种类型。其中高温烟气余热数量大,分布广,如冶金、化工、建材、机械、电力等行业的各种冶炼炉、加热炉中、内燃机中,且回收容易,因此高温烟气余热约占余热资源总量的 50%左右。近几年我国能源消耗总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20 年我国能源消耗总量比 2019 年增长 2.2%,约为 49.8 亿吨标准煤。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调查显示,钢铁、有色、化工、水泥、建材、石油与石化、轻工、煤炭等行业的余热总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 17%67%,可回收率达 60%,因此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约为燃料消耗总量的 10%40%。根据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与可回收余热资源占比进行测算,2020 年我国可回收余热总资源平均值约 12.5 亿吨标准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