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环保行业碳中和深度报告(十一):充电与换电协同发展为新能源汽车续航-210809(5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环保行业碳中和深度报告(十一):充电与换电协同发展为新能源汽车续航-210809(57页).pdf(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交流充电桩俗称“慢充”,电动车电池通过车载充电机充电,交流充电桩只提供电力输出,没有充电功能。此时输入电压为 220V,充电功率多为 7kW。由于功率较低,所以一般需要 8-10 小时才能充满电,这种特点导致了交流充电桩大多安装在居民小区的停车场内。此外,交流充电桩的结构和技术较为简单,安装成本不高,不含线路改造和扩容时每个交流充电桩的安装成本仅需 800-1200 元。直流充电桩俗称“快充”,先将电网中的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再通过充电插口给电池充电。此类型充电桩输入电压为 380V,充电功率可高达 60kW,如此高的功率极大地缩短了充电时间,正常情况下充满电只需 20-90 分钟。直流充电桩
2、的技术和设备都比交流充电桩复杂,不仅需要大体积变压器、交直流转换模块,还需要配备谐波抑制装置等。直流充电桩的造价成本由于复杂的技术和设备等原因较高,这限制了直流充电桩的应用场景:只适用于那些对充电时间要求较高的场景,如出租车、公交车等,同时集中式的充电站或加油站也一般安装直流桩。无线充电主要包括电磁感应式、无线电波式和磁场共振式,但这三种模式由于技术规范和商业模式不够成熟,应用场景不明确,目前都还处于探索应用阶段。总控单元:总控单元与其他硬件单元形成单向或双向交互,能够完成充电过程的启动、运行、监控和关闭,是硬件端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充电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通信方式将数据实时传输到后台。显示单元:显示单元作为用户与充电桩直接交互的桥梁,向用户提供了充电操作、费用等信息,主要包括 LCD 显示器、指示灯、触控屏、按键几部分。监控单元:监控单元通过监测电输入输出电压、电流、充电桩接口连接状态、车载电池状态等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出现异常,能够及时切断电源输出,从而保障充电安全,主要由模拟量采集、开关量采集和开出控制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