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医药生物行业发展趋势与创新药产业链研究报告(13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医药生物行业发展趋势与创新药产业链研究报告(130页).pdf(1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国家药品集采规则逐步完善,制度化、常态化开展自2018年以来,国家药品集采已开展五批六次,相关规则不断完善。尤其近几批集采规则对比来看,基本框架已然确定,只有细节微调,比如:1)纳入国家集采的品种基本已有3家企业可以申报,以保证相对充分的竞争;2)差额中选并有1.8倍熔断机制,同时最多入围企业数增加到不超过10家,以保障合理且可接受的降价幅度;3)采购周期和约定采购量与中选企业数挂钩,以适应不同的竞争格局等。国家集采逐渐制度化、常态化。集采降价水平基本稳定,涉及品种规模大幅增加 根据医保局数据,目前药品国家带量采购共纳入218个品种,临床使用的化学药品大概490种,即已有约44%的品种纳入集采
2、;五批带量采购共涉及金额2200亿元,占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化学药品采购金额的30%。 从历次带量采购情况来看,整体降价水平基本稳定在55%左右,但纳入集采的品种数目在不断增加,对应的市场规模也不断增加。以约定采购量*最高有效申报价计算,第五批62个纳入品种集采前对应的市场规模约为562亿元。多个大品种已经纳入集采 2018年4+7及2019年4+7扩面中中选的25个品种以大品种为主, PDB样本医院销量超过2亿元的有20个,若以放大5倍计,则这些品种实际销售额可能超过十亿元。 自第二批起,医保局开始公布最高有效申报价,若以最高有效申报价*首年约定采购量来估算品种对应市场规模,则有30个品种(第二批到第五批共采购193个品种)市场规模超过10亿元;市场规模前20的品种中,有14个为注射剂,其中奥沙利铂注射剂以61亿元的市场规模排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