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与零部件行业:【软件定义汽车系列深度第15篇】线控制动加速国产化替代-210804(3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与零部件行业:【软件定义汽车系列深度第15篇】线控制动加速国产化替代-210804(34页).pdf(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制动系统发展历程驻车制动最初实现静态制动功能,逐渐向动态控制演变 驻车制动实现静态制动,结构相对简单。驻车制动的主要作用是在车辆停止的时候给它一个阻力,使其在不平整的路面能够做到不溜车,主要是将制动力作用在后轴或者后轮上,其制动力会小于行车制动力,因此在功能和结构上相较于行车制动简单很多。 拉索式手制动,通过机械传动实现驻车制动。机械拉索式手制动,通过钢制拉绳对制动盘施加拉力,从而夹紧车轮实现驻车制动功能。拉索式手制动的优点在于:1)结构简单,成本低;2)易于实现漂移等极限驾驶功能。缺点在于:1)无法自动检查拉索松紧度;2)停止和起步需要频繁操作,便利程度低于电子手刹;3)无法进行二次夹紧,制
2、动盘热胀冷缩易导致制动力不足。 拉索式EPB,电子驻车系统过渡形态。拉索式EPB通过电控的方式,将驻车制动拉索进行拉紧和放松。除了具备传统手制动的静态驻车还有静态释放功能外,拉索式EPB能够集成自动驻车(AUTOHOLD)和上坡起步辅助功能。并且免去了手刹拉杆,使得驾驶舱内空间布局有较大的优化。 硬件解耦,集成式EPB实现线控功能。集成式EPB在拉索式的基础上,通过电动机组件代替了制动拉索,当驾驶者操作驻车电子按钮后,电子控制单元将控制集成在左右制动卡钳中的电动机工作,带动卡钳活塞产生机械夹紧力,从而完成驻车动作。 集成式EPB通过驻车制动系统硬件的解耦,实现了驻车制动的线控功能。在线控功能的基础上,EPB能够作为行车制动的冗余部分,在制动失效的情况下介入行车制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