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2021中国与全球食物政策报告(7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2021中国与全球食物政策报告(74页).pdf(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洲及加勒比区域有近 4800 万人处在饥饿当中 , 占该区域总人口的 7.4%;非洲有超过 2.5 亿人生活在饥饿之中,占该区域总人口的 19.1%,同时,非洲面临饥饿的人口数量增长速度快于世界其他区域。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流行更使得全球食物和营养安全雪上加霜。 一项初步评估表明 , 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流行可能导致全世界饥饿人数在 2020 年新增 8300 万至 1.32 亿(FAO 等,2020)。疫情自 2020 年秋冬季开始在全球出现了反复,各国严格的疫情防控政策也将被延续,这意味着全球食物和营养安全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根据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发布的2021 全球食物政策报告(IFPRI,20
2、21),新冠肺炎对食物系统的各个环节造成了影响。由于隔离和边境关闭,市场、供应链和贸易受到波及。食物流通渠道可能因运输中断和更加严格的检疫措施而受阻,造成运输成本和贸易成本增加、效率降低。一些国家为保障国内食物供应而采取限制出口的行为,不但影响依赖于粮食进口的国家进口粮食,也不利于依赖于出口初级农产品的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出口农产品。封锁措施带来的经济影响使居民收入和购买力下降,居民获得充足的营养食物变得更加困难。首先,新冠大流行导致工作岗位丧失或工作时间减少,带来经济损失和贫困的增加,导致低收入群体对食物的购买力下降,冲击其食物安全和营养保障。全球模型预测显示,全球经济每放缓一个百分点,贫困人口数量就会增加 2%-3%,即增加约1400 万-2300 万人,人们的实际收入将减少,用于购买食物的开支也会随之降低,并且会在消费上做出相应的调整。收入越少,这种效应就越强,也意味着穷人的生活将更加艰难,特别是对小农户、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带来的冲击尤为严重 ( 陈志钢等 , 2020;司伟等,2020)。疫情也将冲击海外劳工的收入,海外劳工汇款是发展中国家和许多低收入人群的生命线,并且主要用于购买食品,因此海外劳工汇款的下降将直接影响这部分人群的食物与营养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