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航高科公司盈利能力与航空复材市场研究报告(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中航高科公司盈利能力与航空复材市场研究报告(24页).pdf(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快速连续生产热塑性预浸料,纤维损伤少,工艺过程历时少,聚合物不易分解,具有 成本低的潜在优势。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适于这种技术的树脂粉末直径在 5 10m 为宜,而制备直径在 10m 以下的树脂颗粒难度较大。悬浮预浸法主要过程是纤维通过事先配制好的悬浮液,使树脂粒子均匀分布在纤维上,然后加热烘干悬浮剂,同时使树脂熔融浸渍纤维得到预浸料。与熔融法一样,该法存在技术难度高和设备投资大的缺点。纤维混杂法是先将热塑性树脂纺成纤维或纤维膜带,再根据含胶量的多少将增强纤维与树脂纤维按一定比例紧密地并合成混合纱,然后将混合纱织制成一定的产品形状,最后通过高温作用使树脂熔融,嵌入纤维中。但制取直径极细 (&
2、lt;10m)的热塑性树脂纤维较为困难,同时织造过程中易造成纤维损伤,因而限制了这一技术的应用 。航空航天市场的快速发展将直接带动碳纤维复材产业链景气度上升在航空航天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在结构轻量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与常规材料相比,碳纤维复合材料可使飞机减重20%40%,可克服金属材料容易出现疲劳和被腐蚀的缺点,增强飞机耐用性。由于其性能优势,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军机、民机的用量比例、范围逐步提高,从 20 世纪 70 年代被用于尾翼级的部件制造逐渐发展到今天被广泛应用于机翼、口盖、前机身、中机身、整流罩等更多核心部件的制造中。军机领域:先进战机“数”和单机复材“量”的提升将刺激碳纤维复材需求量增
3、加从“数”的角度看,我军航空装备正处于需求增长时期,未来几年先进战机采购量有望不断增加。尽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是我国周边安全形势仍然严峻,积极推进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根据 Flight global 发布的World air forces 2021,截至 2020 年末,全球现役军用飞机总计 53563架,其中,美国拥有军用飞机 13232 架,我国拥有的各类军用飞机 3260 架,排在俄罗斯之后,位居世界第三。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十四五期间,我国新式航空装备将处于上量阶段:在战斗机方面,虽然先进的歼-10、歼 11、歼-16 与歼-20 战机已经入役,但我军仍有大批老旧的歼-7、歼-8 战机在役,直升机、轰炸机、运输机等领域情况也大致相同,随着十四五规划对军机加快更新换代的要求以及我国加速国防建设的需要,我军对新型航空装备的需求将不断增加。相应的,军用航空市场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加,进而间接带动预浸料需求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