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规智库:2021年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发布版)(4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规智库:2021年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发布版)(48页).pdf(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提高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目标,是城市规划和交通服务水平的综合体现。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76%,与80%目标尚有差距。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等多项国家层面规划都将45分钟通勤比重达到80%以上作为重要目标。2020年,中国主要城市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总体平均水平为76%,其中超大城市68%、特大城市73%,距离目标尚有较大提升空间。超大、特大城市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普遍降低,北京还在下降。35个年度可对比城市中,14个城市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同比降低,其中9个集中在超大、特大城市,广州、武汉、青岛、大连下降幅度超过3%。 北京仍然是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最低的城市,仅有57%,并
2、且同比降低1%。15个城市在提高,杭州、南京、厦门、合肥、海口、宁波提升超过2%。35个年度可对比城市中,15个城市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在提高,6个城市同比持平,其中杭州、南京、厦门、合肥、海口、宁波提升超过2%。减少60分钟以上极端通勤人口比重,避免超长通勤带来的身心伤害与社会问题,是城市风险防范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60分钟以上通勤比重12%,同比减少1%,25个城市下降。主要城市总体60分钟以上通勤比重为12%,同比降低1%,超过百万人的极端通勤状态得到改善。其中,超大城市极端通勤比重平均为17%、特大城市为13%、型大城市为8%、型大城市为6%。35个年度可对比城市中,25个城市在下降,5个城市同比持平,其中上海、西安、成都、南京、厦门、济南、海口、宁波、贵阳、西宁、兰州降幅超过2%。北京等5个城市,极端通勤人口仍在增加 北京依旧是极端通勤人口比重最高的城市,达到27%,同比增加1%。 此外,重庆、沈阳、长春、大连4个城市的极端通勤人口,也增加1%以上。平均通勤时耗是居民通勤出行直观感受和生活品质的重要影响因素,已被纳入“城市体检指标体系” 作为衡量城市交通便捷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