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集团-现代化制度构筑强护城河智能制造成就世界级巨头-191217(4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的集团-现代化制度构筑强护城河智能制造成就世界级巨头-191217(44页).pdf(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T+3 实施的基础,是数字化转型和“全国一盘货”的物流系统建设,具备长期护城河。美的自 2012 年启动“632”战略以来,已逐步构建集团级的业务流程、主数据管理、以及 IT 系统,建立集团端到端的流程框架和统一的数据管理体系。物流方面,T+3 变革后货物流最大的变化是“全国一盘货”的物流建设。美的把散落在全国各地代理商的大小货仓集中到安得物流中心仓,由安得物流进行统一库存、统一物流,构建“共用仓储、统一调度、快速响应、快速配送”的供应链物流体系。统仓统配可以提高全渠道的周转效率,降低物流仓储成本。截止 2018 年底,美的在全国有 118 个城市物流中心网络,全国乡镇 48 小时配送覆盖率达
2、到87.6%。上世纪 90 年代,何享健就提出“不与同行抢市场,走出国门争天下”,从最早的电风扇,到成立空调厂后量产空调,再到通过与日本东芝、三洋、意大利梅洛尼合作涉足饮水机、微波炉、电机、电饭煲等家电,美的集团通过国内及后期建成的越南生产基地,为世界范围内超过 10 家知名品牌十八家零售集团提供 OEM 生产,截止 2006年,美的集团 OME 收入占比海外收入总额达到 90%。随着国内家电行业竞争不断加剧,加上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以及国内制造成本的不断攀升,美的在 2005 年终于迈出海外直接投资建厂的第一步。2007 年,美的海外第一个生产基地越南生产基地建成,成为美的在东盟的小家电生产
3、基地及战略据点,为国际化拉开序幕。随后,美的通过合资、收购等形式陆续在白俄罗斯、埃及、巴西、印度等地建设海外生产基地,截止 2016 年已拥有 12 个海外生产基地。为了实现从跟随者向领导者的转变,产品创新是关键。美的集团于 2014 年提出了“333”战略规划,即用 3 年左右时间做好产品、夯实基础、巩固体质、提升经营质量;用 3 年左右时间从中国家电行业三强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领导者;用 3 年左右时间在世界家电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实现全球经营。2014 年 5 月,美的组建中央研究院,开始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多层级研发体系和全球研发布局。据科睿唯安统计,美的在家电领域的发明专利数量连续三
4、年稳居全球第一。围绕“回归核心技术、打造美的新的竞争力”的主线,美的构建了与各大事业部研发部门联动的美的四层架构的研发体系:集团中央研究院层面开展颠覆性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及共性技术、未来技术研究;事业部层面负责个性化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两层技术研究共同为美的集团提供中长期技术储备及未来技术探索。截止 2018 年底,美的已在中国、意大利、美国、德国、印度、新加坡等 9 个国家设立了 20 个研究中心,研发人员整体超过1 万人,外籍资深专家超过 500 人。过去 5 年研发投入超过 300亿元,仅 2018 年研发投入就接近 100 亿元。美的集团与 MIT、UC Berkeley、UIUC、Stanford、清华、中科院等国内外顶级科研机构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建立联合实验室深度技术合作,打造全球创新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