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解惑”系列之十五:制造业投资周期性如何演绎?-20210603(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解惑”系列之十五:制造业投资周期性如何演绎?-20210603(24页).pdf(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中长期贷款规模与制造业投资变动基本同步,从贷款到投资的转化效率高。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速从18年6月以来拐点向下,19年10月份增速再次转正,这与我国非金融企业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增速基本吻合。央行数据显示,20年12月企业端新增人民币中长期贷款金额为5500亿,同比增长38%,高基数下持续增长,信贷规模扩张正在持续加速,表明潜在项目投资规模的扩大,制造业复苏成色较好。综合反映直接和间接融资环境的金融条件指数领先制造业投资约1个年度。虽然我国企业融资多依靠银行贷款,但随着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直接融资占比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中国金融条件综合临摹我国宏观金融环境,指数值为标准分数(z-score),
2、高于零代表相对紧缩的金融环境,低于零代表宽松的金融环境,发现该指数变动领先制造业投资约1个年度。18Q3以来该指数持续为负,流动性适度充裕。20Q1以来,为应对疫情不利影响,实行“宽货币+松信用”政策,指数未出现回调趋势。21年3月进一步下降至-0.98,为近3个季度以来的新低。内部营运、盈利水平和外部融资面改善下,企业资金周转更为灵活,现金流充裕可以支撑固定资产投资活动。从5000户工业企业情况看,资金周转状况的优化领先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约1个季度。20Q1以来资金周转指数不断走高,21Q1攀升至60.60,创下近8年的新高,在流动性方面形成制造业企业开展投资的良好保障。综合各前瞻性指标看,本轮制造业投资复苏具备内生动力强劲、外部融资环境宽松的双重利好条件,复苏的成色和持续性好,将至少持续至22Q2。制造业投资需求旺盛,机械行业景气度提升,有望实现利润与规模的中高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