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华为鸿蒙深度研究-20210615(9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行业:华为鸿蒙深度研究-20210615(93页).pdf(93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生态是鸿蒙OS短板系统在分布式部署、时延和流畅性等方面具有优势,但最大短板生态。构建一个成熟的生态是鸿蒙能否生存下去并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开放是鸿蒙构建自身生态利器降低开发门槛,吸引人才。鸿蒙站在开发者的角度上,通过开放态度,邀请开发者共建生态。内核是操作系统内最基础的构件,因此内核的设计对于操作系统的外部特性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常见内核结构可以分为宏内核、微内核、混合内核、外内核等。宏内核:存在历史最长内核,也在应用领域占据着主导地位。微内核:较新内核结构,但是它拥有着众多宏内核不具有的优良特性,吸引了很多研究者参与研究。微内核架构包含两类组件:核心系统和插件模块。核心系统负责通用功能,不
2、因为业务的变化而变化。插件模块负责实现具体的业务,可以根据业务的变化而改动和扩展。微内核架构模式可以将其他应用程序的功能作为插件添加到核心应用程序,从而提供应用的可扩展性、功能分离性和独立性。整体敏捷度高。整体敏捷度是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做出快速响应的能力。通过松散耦合的插件模块,可以很大程度上隔离并快速实现更改。易部署。根据模式的实现方式,可以在运行时将插件模块动态添加到核心系统,从而最大程度减少部署期间的停机时间。可测性高。插件模块可以单独进行测试,并且可以由核心系统轻松模拟,以演示或原始化特定功能,而对核心系统的更改很少或没有更改。功能表现优秀。虽然微内核架构模式无法自然地适用于高性能应用程序,但大多数使用微内核架构模式构建的应用程序都表现良好,因为可以自定义和简化应用程序以包含仅仅所需的功能。可扩展性强。根据实现插件模块方式,可以在插件功能级别提供可扩展性。不易开发。微内核架构需要周全的设计和协议治理,实施相当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