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解构蚂蚁金服:巨擘崛起(2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解构蚂蚁金服:巨擘崛起(21页).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支付宝是移动支付的先行者,2010 年获批第三方支付牌照,2011 年支付宝先行试水线下支付场景,推出国内首个二维码支付 解决方案,试图打开线下移动支付这一蓝海市场。但当时由于智能终端出货量不高,3G 时代并未开始,移动支付并未引起波澜,二维码支付和声波支付也就暂时被支付宝搁浅了。2012 年 6 月,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我国开始进入移动互联时代。当时移动端的支付宝仅仅是支付和收单的工具,2011 年成立的微信以其社交生态牢牢掌握移动端入口,存量用户和日活用户远超支付宝。移动端对PC 端的背后,是高频对低频的吊打,支付宝乃至整个阿里巴巴都感受到了生死攸关的危机感。要生存就必
2、须抢占移动端市场高地,如果不发力移动端,支付宝的市场份额将被微信支付蚕食。支付宝 2012 年底就开始思考如何发力移动端,马云在 2013 年初也指出阿里巴巴需要将“all in 无线”作为发展战略,从战略到人事到产品的布局,都要以无线端为发展目标。“all in 无线”战略下,支付宝重新组建无线事业部,彻底重写几万行的无线产品代码,重拾二维码支付和声波支付。300 多人组成庞大的无线团队,在经历 3 个月的头脑风暴和加班加点后,正式推出支付宝钱包 7.0 版本,移动端支付宝获得了新生。在安装推广上,支付宝成立线下团队,全员出动并联合银泰百货,以人流量和支付场景密集的商超百货、便利店为切入点,
3、线下推广支付宝钱包,以此撬动支付宝的线下移动支付市场。重构后的支付宝定位已经不再是一个单一的支付平台,而是移动生活助手和移动金融平台,从生活场景切入,提高用户使用频率,从支付到通信、银行、缴费、医疗等场景,支付宝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支付宝在移动端上线余额宝产品,用户可在支付宝上实现闲钱理财,由此支付宝开启了金融之路的第一步。移动支付领域的背水一战后,支付宝在移动支付领域站稳了脚跟。随着线上支付规模的攀升,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上会留存大量的支付备付金,面对用户对备付金收益的诉求,如何管理沉淀资金成为支付宝新的挑战。在当时的背景下,将备付金交由传统的金融机构做资产管理,但支付宝的资金具有金额小
4、、流动性高的特点,传统金融机构的高门槛和长周期的资产管理计划难以匹配。另外一方面,快捷支付给用户在支付上带来便捷的同时,使得支付宝账户的充值率显著降低,这就导致支付宝账户的变成了一个账号,如何提高支付宝账户的价值成为当时支付宝高层另一个困扰。在这样的背景下,支付宝和当时规模较小寻求发展的天弘基金达成合作,二者就开发定制化互联网理财产品达成协议。支付宝和天弘基金选择货币基金作为突破口,一方面,货币基金的流动性和安全性较高,符合支付宝资金流的特征,单笔可以小额投入,并支持随时取出。另一方面,将以货币基金形式管理备付金有先例可以做支撑,1998 年全球另一家支付巨头公司就曾成立全球第一支互联网货币市场基金,实现电子支付和基金的嫁接,Paypal 会员账户中的现金余额可以自动投资于资金。基于货币基金形式,支付宝成立余额宝,与天弘基金达成合作。通过余额宝,支付宝覆盖了理财市场的长尾用户,余额宝不仅仅是支付宝备付金的管理工具,更是支付宝用户的理财工具。余额宝的出现使支付宝的定位从支付工具到建立支付+理财生态,打通购物、支付和理财环节,实现支付宝对金融生态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