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汽集团混动技术与混合动力乘用车市场研究报告(2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广汽集团混动技术与混合动力乘用车市场研究报告(25页).pdf(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混动的节油原理两种动力的完美结合:行业通常用 BSFC(燃油消耗率)和热效率描述发动机的燃油效率,发动机 BSFC 指发动机每发出 1kw 有效功率,在 1h 内所消耗的燃油质量(以 g 为单位),单位为 g/(kw.h)。燃油消耗率越低,经济性越好。发动机的热效率是指发动机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比值,即通过燃烧汽油产生的热能最终转化为机械能的比值。根据发动机的运行特性,发动机高效区域处于一定的转速和扭矩区间,只有在这个区间内才能获得较高的热效率或者较低的 BSFC(如图 20)。 混动系统通过引入发电机、驱动电机,配合发动机,使车辆实现了不同工作模式的切换。在中低速时,采用串联模式(
2、纯电行驶),发动机停机或者通过发电机调整发动机转速,使其跃升至高效区域为电池充电。在中高速运行时,采用并联或者串并联模式,以发动机为主推动力,仍然使其处在高效运转区域内。可见,混动系统节油的根本在于通过电机与发动机的配合,使发动机处于高效运行区间,以达到更好的节油效果。混动系统的精髓:混动架构多种多样,各种架构各有优劣,并不存在绝对领先的混动架构。混动系统精髓在于通过优化机电(发动机、电机)耦合效率,最大程度拓展发动机和电机在高效区域的运行时间,进而实现机械驱动和电驱动完美融合,显著提升能源利用率。混动系统技术门槛高,非过渡技术:车企既要具备高效内燃机技术,还要熟稔电驱技术,同时还要有长期积累
3、的机电耦合技术经验,才有可能推出一款近乎“完美”的混动系统。这种车型既有纯电车的性能,又具备较高的节油性能,且没有续航焦虑和充电时间过长的体验。在合适的价格范围内,搭载该系统的车型一旦推出,将会大规模替代内燃机汽车。插电式混动(PHEV)和普通混动(HEV):插电式混动的电能可以从外部电源补给,而普通混动的电能则来自于发动机。两者在混动架构上基本相通,只在能源补给上有差异。由于目前插电式混动乘用车在我国属于新能源汽车,而普通混动车型属于节能车,插电混动在牌照和税费上具备优势。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销量及份额:2020 年我国插电式混动乘用车销售 24.47 万辆,同比增长 5.7%,占新能源乘用车销量 21.8%。2021 年 1-6 月,我国插电式混动乘用车销售 19.9 万辆,同比增长 132.4%,占同期新能源乘用车销量 20.3%。2018 年至今,插电混动乘用车占新能源乘用车比重在 20%以上的水平,占比低于纯电动乘用车。从品牌结构上看,2020 年 TOP5 占销量 75%,其中比亚迪、理想、上汽大众、宝马和上汽乘用车分别占比 22.4%、15.2%、13.4%、12.3%和 11.8%。2021.1-6 月,随着 DM-i 发布,比亚迪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至 30%以上。总体上,目前的插电混动市场主要以比亚迪、上汽系(上汽大众、上汽乘用车)、宝马以及理想占据较大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