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服务行业:时代性大趋势之民营连锁医疗机构比较得天独厚事在人为-210722(2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服务行业:时代性大趋势之民营连锁医疗机构比较得天独厚事在人为-210722(23页).pdf(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医美没有医保项服务,收入转化为现金流的效率更高。根据各公司公告数据,2020年爱尔眼科、华厦眼科、通策医疗、中国口腔医疗、华韩整形应收账款占营收比重分别为11.9%、6.1%、3.2%、1.2%及0.1%,医美企业应收账款占比最低,营收转化为现金流的效率更高,主要原因为医美业务没有医保项服务,支付关系仅限于消费者与医院之间,较为精简。 通策医疗应收账款细项数据显示,2020年杭州市、浙江省医保中心应收账款欠款占比较高,分别占总应收账款比重为37.2%、5.7%;2020年爱尔眼科应收账款欠款核销共8家,其中6家为市级或区级医保中心,占总核销金额比重超过85%。爱尔眼科2009年登陆创业板,通策
2、医疗2006年借壳上市。选择上市一方面可借助资本市场力量快速跑马圈地占据市场;另一方面,也能倒逼企业更快完善自身经营的规范化。1997年,爱尔眼科创始人陈邦靠与公立医院合作“院中院”模式起家,2009年上市时年收入仅6亿元,拥有医院数量仅20家;2020年末爱尔眼科年收入已达119亿元,拥有146家医院、88家门诊部(未计入并购基金内数量)。无论是营收规模还是医院数量,爱尔眼科在上市后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通策医疗2006年资产重组后,注入优质资产杭州口腔医院,当时通策医疗仅拥有杭口1家医院;时至今日,借助资本市场红利,截止2020年末通策医疗旗下医院数量已达33家。爱尔眼科、通策医疗的成功与
3、其在发展中期选择上市的决定密不可分。 实控人陈邦、吕建明都有地产从业经历,深谙重资产项目经营之道。爱尔眼科实控人陈邦曾在上世纪90年代于海南从事地产生意,无独有偶通策医疗吕建明也曾投身房地产业,并曾荣获“杭州市十大城市运营商”称号。过往的地产从业经历带给两位创始人宝贵的重资产项目经营扩张经验,这恰恰是其余专科医院掌舵人所欠缺的。爱尔眼科独创分级连锁模式,进一步扩大网络覆盖范围。公司继续提高全国医疗网络的广度、深度以及密度,不断完善各省区域内的纵向分级连锁网络体系,同时,加快以省会城市一城多院、眼视光门诊部(诊所)以及爱眼e站的横向同城分级诊疗网络建设,多个省区形成“横向成片、纵向成网”的布局,区域内资源配置效率及共享程度进一步提高。通过上级医院对下级医院进行技术支持,下级医院的疑难患者可以得到集团专家会诊或转诊到上级医院,实现了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患者就诊的便利化。通策医疗坚持“区域总院+分院”模式,形成区域性口腔医院集团。通策医疗围绕杭州口腔医院平海院区、杭州口腔医院城西院区、宁波口腔医院等总院,形成多个“区域总院+分院”集群。总院在规模、技术上领先,分院在就诊便捷性上占优,在总院和分院的相互协作下,较大程度上抵御了口腔医疗的管理及扩张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