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璞泰来-人造石墨负极龙头多业务协同-210721(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璞泰来-人造石墨负极龙头多业务协同-210721(22页).pdf(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公司虽然是国内人造石墨龙头,但是在高性价比市场的市占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根据 GGII 和鑫椤锂电数据,江西紫宸(璞泰来人造石墨子公司)、杉杉股份、东莞凯金为国内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第一梯队厂商,但是三家公司在 17-20 年的份额提升不明显,我们认为主要系动力类人造石墨需求持续向好,尚太、翔丰华、中科电气等第二梯队厂商近年来凭借高性价比特点逐步崛起,行业竞争格局仍不稳定。与锂电材料其他环节相比,人造石墨负极的 CR3 以及龙头份额均处于中等水平。我们认为,负极材料龙头璞泰来此前主要走高端差异化竞争路线,但是在高性价比的动力和储能市场发力较少,而动力和储能市场未来成长空间较大,公司还有较大市占率提
2、升空间。公司从 17 年开始布局负极一体化,目前在同行竞争对手中进度领先。公司负极材料已经形成从原料针状焦的供应、负极材料前工序造粒、中间环节石墨化加工、碳化包覆到负极材料产成品的一体化负极材料产业链布局:石墨化方面,17 年公司增资山东兴丰获得 51%股权而后全资收购,在内蒙和四川新建一体化基地,扩充石墨化产能,目前石墨化自给比例达到 70%,为行业内最高。碳化是高倍率产品的重要工序,公司 19 年开始在溧阳紫宸新建3 万吨碳化产能。原材料方面,公司 19 年参股振兴炭材,涉足负极材料原料针状焦领域。公司在产品开发上已经重视中低端市场,一体化打造的成本优势将成为进攻中低端市场的重要武器。根据
3、 20 年报,随着动力和储能市场的需求爆发增长,公司多款产品被客户使用,动力产品出货量已经超过数码类产品;叠加公司在低成本材料和工艺方面的研发取得突破,公司有望迅速推出性价比更高的负极材料产品向中低端市场逐步渗透。由于中低端市场对成本比较敏感,我们认为公司一体化打造的成本优势是进攻该类市场的重要武器,公司一体化的成本优势主要体现在:1)单个环节因为工艺能力或者低成本要素(比如对石墨化来说低电价)降低成本;2)一体化布局减少各环节的交易成本和运输成本。一体化布局逐步完善,有望提升负极材料整体盈利能力。公司负极材料自建炭化和山东兴丰及内蒙兴丰自建石墨化产能在 19年年末开始释放,产业链协同优势在成本节约方面体现。公司 17-19 年单吨成本呈上涨趋势。拆分单吨成本构成来看,17-19 年单吨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随着 20 年自建炭化、石墨化产能基本释放,公司充分受益于全产业链布局带来的成本节约,生产成本同比下滑,直接材料与加工费分别下降 24.13%与15.95%,单吨总成本合计同比下降 18.61%,公司毛利率同比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