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废行业深度解析(三):全国31省342个城市危废数据解密(5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废行业深度解析(三):全国31省342个城市危废数据解密(57页).pdf(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西南地区以主导型城市为主,多数城市产废量较小,且种类单一。主要产业有:1)有色金属冶炼,如曲靖、铜仁、怒江、雅安、安顺;2)钛白粉产业,如攀枝花、德阳。产废量占所在城市产废量比例较大的企业有:曲靖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曲靖分公司(60%)、安顺贵州红星发展有限公司(83%)、黔东南州中国昊华化工集团天柱化工有限责任公司(98%)、铜仁贵州红星发展大龙锰业有限责任公司(87%)、德阳四川龙蟒钛业股份有限公司(95%)。西南地区大部分城市产废量较小,危废产量集中于数个产废大市,集中度较高。产废量最大的两个城市,攀枝花和德阳,均为钛白粉产业主导型城市,危废产物为废酸,均实现综合利用。而以怒江、雅安
2、为代表的有色金属冶炼主导型城市,危废利用和处置量基本持平。从相关资质许可来看,西南地区处置产能较为缺乏,利用产能则具有东南多、西北少的特点。这与西北地区为少数民族自治区,同时较为偏远有关。据我们了解,四川、云南等地企业自行处理较为普遍。根据云南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规划(2016 年-2020 年),2014 年云南省自行利用处置有色金属冶炼废物 156 万吨,委托利用处置 29 吨。2017 年,怒江州自行利用处置和委托利用处置量分别为 84 和 4.6 万吨。而四川省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规划(2017-2022)显示,全省工业危险废物企业自行处置利用率约85%,委托集中处置利用率约 12%
3、。因此,核准产能的缺乏并不代表处理产能的缺乏。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从全行业来看,辽宁、吉林、黑龙江的优势产业分别为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汽车制造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从危废产量前 8 种行业来看,工业总产值较高的行业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辽宁)、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龙江)。因此,我们认为东北地区应重点关注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所产生的危废,如废矿物油、蒸馏(精馏)残渣等。东北地区无均衡型城市,整体产业分为:1)石化、化工,如大连、阜新、盘锦、吉林、大庆等;2)煤、钢产业,如鸡西、鞍山、双鸭山、本溪、七台河、伊春等。产废量占所在城市产废量比例较大的企业有:双鸭山黑龙江省建龙化工有限公司(90%)、齐齐哈尔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72%)、鞍山鞍钢股份有限公司(95%)、葫芦岛中冶葫芦岛有色金属有限公司(68%)、吉林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丙烯腈厂(57%)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