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基智农-深耕粤港澳大湾区生猪养殖明日之星-210713(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京基智农-深耕粤港澳大湾区生猪养殖明日之星-210713(22页).pdf(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生猪繁育体系是判断未来生猪供给的重要因素。整体来看,我国生猪繁育体系依次由曾祖代(GGP)、祖代(GP)、父母代(PS)、商品代(CS)构成。其中,曾祖代(GGP)技术壁垒较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只有在生猪出栏量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才可以看到显著的经济效益,由于我国生猪养殖行业较为分散,头部企业市占率较低,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我国猪企投入育种的积极性并不高,导致我国生猪育种技术和国外产生了较大差距。目前,我国以进口国外优质种猪为主,主要引进品种包括大白、长白和杜洛克三大品种的祖代种猪,构建现有的三元商品猪育种体系。二元母猪到商品猪出栏需要 10 个月左右的时间。按照生猪繁育流程,我们可以大致了
2、解生猪繁育体系中的各个单位在时间和数量上的对应关系。一般情况下,曾祖代种猪传导至祖代种猪大致需要 14 个月的时间,其中,妊娠及分娩时间在 114 天左右,保育 70 天,饲养 230-240 天。祖代种猪传导至二元种猪和上述流程较为相似,所需时间同样在 14 个月左右。从二元能繁母猪传导至三元商品猪出栏大致需要 10 个月左右的时间,其中,妊娠及分娩 114 天,保育 70 天,饲养 4 个多月。生猪供需缺口仍在,下半年猪价不必悲观。能繁母猪存栏是生猪出栏的先行指标,大致对应 10 个月之后的生猪出栏量,因此,我们可以用能繁母猪存栏量指标对未来生猪出栏量进行测算,并结合 MSY、头均出肉量、进口等指标对未来生猪供给情况做前瞻性预判。具体操作上:1)测算能繁母猪存栏量:我们采用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月度能繁母猪数据,由于2020 年 4 月之后,能繁母猪存栏量的统计口径发生了一些变化,农业农村部不再对外发布其绝对值,但仍发布同环比数据,故,我们用环比数据对未公布的能繁母猪存栏数据进行补齐。此外,考虑到本轮猪周期与以往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养殖超高盈利的刺激下,行业三元母猪占比较高,会造成生产效率的下滑,因此,我们假设三元母猪生产效率为二元母猪的 70%,并采取涌益咨询统计的三元母猪占比对二元母猪数量进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