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行业碳中和系列报告之二:全国碳市场即将启航看好CCER带来的行业机会-210711(2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保行业碳中和系列报告之二:全国碳市场即将启航看好CCER带来的行业机会-210711(25页).pdf(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目前,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主要有两种交易类型,为总量控制配额交易和项目减排量交易。前者的交易对象主要是控排企业获配的碳排放配额,后者的交易对象主要是通过实施项目削减温室气体而取得的减排凭证(CCER)。1.碳配额交易:以免费配额为主,将适时引入有偿分配碳排放配额是控排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合法”排放温室气体的总量。配额的初始分配是指碳排放交易主管部门通过法定方式将排放配额分配给负有减排义务的主体。配额的初始分配关乎温室气体减排义务主体的积极性以及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流动性,因而对碳排放交易体系的有效运作至关重要,涉及配额的取得方式、分配方法、早期减排者的公平待遇、新进企业或设备的公平竞争、政府对碳
2、排放交易市场的宏观调控等问题。全国碳市场将以免费配额为主,适时引入有偿分配。根据控排单位取得碳排放配额是否支付对价,可以将配额分配分为有偿分配和无偿分配。从各试点的配额方案来看,我国碳排放配额初始分配方式目前主要采用混合方式:以无偿分配为主,有偿分配为辅。其中,上海、重庆、湖北碳排放配额初始分配则采用无偿分配的方式。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所述,全国性碳交易所中各大“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企业的碳排放配额分配以免费分配为主,在合适的时机引入有偿配额。从长期来看,免费配额的分配方法最终将统一到基准线法上。配额的分配方法主要是两种,一种是基准线法,一种是历史的强度下降法。历史强度下降法即按
3、照控排单位的历史排放量(采用近几年的平均值)确定配额,适用于生产工艺产品特征复杂的行业,其优点在于计算方法比较简单,对数据的要求量小,但其相当于变相奖励了过去排放量高的企业,对较早采取减排行动的企业有失公平。基准线法即以碳排放强度作为行业基准值,某行业的碳排放量代表某一生产水平的单位活动碳排放量水平,并用来作为碳交易中的配额初始分配参考指标,适用于生产流程及产品样式规模标准化的行业。由于数据的积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周期,从长期来看,免费配额的分配方法最终将统一到基准线上。而有偿分配即高排放企业从管理部门直接购买碳配额。其中碳配额的定价方式可以分为管理部门直接定价或者拍卖定价,是一种市场化的
4、碳配额分配模式。目前我国试点市场的有偿分配比例极低,广东碳市场有偿分配比例约为 1%。参照欧盟碳市场,在全国碳市场成熟以后有偿分配比例可能会提升到 50%左右。我国碳交易试点已经走过了 10 年的历程。自 2011 年以来,我国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及深圳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共覆盖电力、钢铁、水泥等 20 余个行业近 3000 家重点排放单位。截至 2020 年底,碳交易试点累计成交量超过 4 亿吨,累计成交额超过 90 亿元,为全国碳市场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广东碳市场配额交易量和交易额继续领跑试点碳市场。在配额成交量和成交额方面,广东碳市场继去年领先其余试点碳市场后,2020 年继续占据领先地位。在成交量方面,广东碳市场 2020 年共约成交 3154.73 万吨配额,占试点总成交量约 56%;成交额方面,广东碳市场2020 年共计完成 80377.74 万元成交额,占试点总额的半数以上。重庆碳市场虽在成交量和成交额方面虽比去年均有了倍数级增长,但整体成交规模仍位于试点碳市场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