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能源领域 5G 应用实施方案(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能源领域 5G 应用实施方案(12页).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1.研制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加快 5G 虚拟专网建设所需的网络切片、多接入边缘计算、定制化核心网网元、5G LAN 等关键设备研发及产业化,研究基于230MHz 频率等专网频率的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方案,实现 5G行业虚拟专网在能源领域的规模应用;研究基于 5G 网络的虚拟交互应用平台,实现设备检测、生产培训、视频监控、专家支持等系列应用;研究适用复杂环境、多应用场景的基于 5G 无人机/机器人远程巡检/远程操控/5G AGV 技术;研究 5G 技术与北斗、摄像、陀螺仪等物联网设备融合技术,实现低功耗低成本精准定位、识别预警等功能;研究 5G 终端的低功耗设计方案,奠定 5G mMTC 应用场景
2、在能源领域应用的基础;研究 5G 无人驾驶技术,实现效率提升与作业环境改善。2.研制一批场景配套专用技术和产品针对核电安全监管、辐射环境、信息安全等特殊需求,研发 5G设备的核辐射防护与加固技术、电磁兼容性技术。针对水电工程复杂运营环境,开展 5G 基站安全性、机电设备电磁兼容性、端到端组网等工程适应性与可靠性验证。针对煤矿井下、电力及其他行业地下 5G 信号弱覆盖问题,研发井下无人驾驶、高清视频传输、工业远程控制、机器人智能巡检、虚拟交互等专用技术和煤矿用 5G基站、功能定制化核心网、实时通信终端、物联网关等配套产品。针对海洋石油、海上风电等海上平台特殊作业条件,研发耐高湿高盐腐蚀的 5G
3、专用技术和产品。针对石油炼化环境复杂、金属屏蔽严重、易燃易爆等问题,研发 5G 无线信道模型、融合组网、高精度无线定位等专用技术及防爆终端设备。 3.研究建立能源领域 5G 应用技术标准体系在深入总结典型应用场景基础上,按照“实用化、行业化、国际化”原则,加快研究建立涵盖纵向(终端、网络、平台)、横向(技术、测试、规划、建设、运维)两方面,统筹兼顾通用场景和特殊场景技术需求的能源领域 5G 应用技术标准体系,规范 5G 技术在能源领域的推广应用。立足典型场景应用需求,加快编制设计要求、设备采购技术规范、安全要求、施工规范等一批重点亟需技术标准。推动国内相关机构积极参与 3GPP、ITU 等无线领域权威国际标准组织的标准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