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翰智库:房地产行业集中供地系列-22城首批集中供地深度解读“两集中”走出第一步也只是第一步(2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亿翰智库:房地产行业集中供地系列-22城首批集中供地深度解读“两集中”走出第一步也只是第一步(20页).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首批集中供地,大部分热点城市热度仍旧居高不下,企业盈利空间承压;企业间强者恒强的局势依旧,头部企业、央企拿地优势明显,以仅个位数的数量占比,拿地金额、建面分别达到三成、两成左右,三道红线绿档房企拿地表现明显也优于其他。纵观首批集中供地各方面表现,我们认为,目前集中供地政策对土地市场热度有一定程度影响,但是总体来说并未完全起到稳定土地市场和预期的作用。同时,我们也能够发现,供地的集中只是第一步,各城市尤其热点城市出让规则和政策的完善也必须尽快提上日程,以上海、苏州等为代表的城市,实行接近平均价者得的拍地模式以及一系列配套政策,目前来看是平稳土地市场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展望后续集中供地的市场热度和竞
2、争态势,我们认为出让规则和政策的调整会有很大影响,随着后续规则和政策不断完善,集中供地政策的作用也将逐步显现。按企业性质,民企总体拿地稍强,拿地金额和建面占比均在五成以上,但结合企业数量可以发现,央企拿地十分强劲,以仅 6%的数量占比,拿地金额和建面占比达到 20%上下,而民企近七成的数量占比只拿到过五成地块。按企业规模,头部尤其 20 强拿地优势十分明显。具体来看,20 强企业拿走超过三成地,50 强企业拿走约五成地,100 强拿地金额占比超过六成,建面占比 55%。按所属区域,华东、华南、华北企业表现亮眼,其中华南企业拿地力度最大,数量占比仅 10%但是拿走了两成多地块,其中拿地金额占比近三成,建面占比近 1/4。后续供应方面,除广州外大部分城市供应量比较充足,而厦门已在 6 月上旬完成第二批集中供地出让,第二批放量明显,后续已所剩无几。展望后续城市热度,我们认为,若价高者得的竞拍模式不变,高热城市的热度依然难降,尤其广州剩余量已不多的情况下,或再次引发企业争抢,同时这些高热城市内企业的利润空间仍旧难以得到改善。但保证金、限马甲等方面制度的完善,将有利于改善企业竞争格局,避免出现独大的现象。而已经转向接近平均价者得的城市,如上海、苏州,土地市场预计仍将保持理性和平稳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