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运输行业:航空机场复苏迈过第二拐点趋势开放、周期起点-210707(2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航空运输行业:航空机场复苏迈过第二拐点趋势开放、周期起点-210707(29页).pdf(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宽体机的利用率提升是全行业盈利修复的重要一环,但国内需求恢复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宽体机比例较低的航司将率先“浮出水面”。目前行业宽体机闲置率已经处于历史低点,预计随着需求的进一步恢复,宽体机将在核心航线上对窄体机形成进一步替代,总体呈现宽体机运力逐步释放的态势。在这一情况下,宽体机比例低、成本管控优秀的航司将率先起飞,提前实现宽体机的替代,并通过高利用率在成本端和收益端显现弹性。国际航线有望逐步放开,但短期内国内航线盈利恢复是最关键因素,大航仍将受宽体机利用率拖累。从国际市场恢复的节奏上看,率先通过疫苗实现群体免疫的发达国家有望最早恢复,从时间维度上看,运力供给的整体恢复和客座率的恢复都需要
2、较长时间,短期内,国内航线盈利恢复是最关键因素,大航由于收益和成本匹配问题,部分宽体机运力难以进入国内,机队利用率将持续低于小航,拖累短期成本。 国内航油价格是油价+汇率的共同影响结果,也是供需下的次要矛盾国内航油价格是国际油价、汇率共同影响下的结果,人民币升值能一定程度上抵消油价上涨的冲击,目前我国航空煤油价格较 19 年高点仍有差距。2015 年我国航空煤油完全实现了市场价,但仍与航空煤油进口到岸完税价格保持极小的价差,历年来价差均在 30 元左右。从历史角度、敏感性角度看,油价都是决定行业盈利的的次要矛盾。(1)从历史上看,2010-2011 年油价的增长向票价传递,三大航客公里收益普遍
3、提升,票价的提升覆盖了燃油成本的增加,毛利率较 2008-2009 年大幅提升; 2015-2016 年,在油价持续下滑的过程中,虽然客公里收益有所下滑,但是行业裸客公里收益明显提升;这些年份,都体现出在强供需的情况下,油价都是次要矛盾,行业供需成为扣除汇兑后净利润最重要的决定因素。(2)从敏感性来看,民航盈利对票价、客座率的敏感性显著高于盈利对油价、汇率的敏感性,紧供需下票价提升,油价带来的高成本可以得到缓解。以国航 2019 年的财报数据进行简单测算,2020 年票价/客座率变动 1%将拉动净利润 7 亿元, 2020 年航油价格变动 1%对成本影响为 1.5 亿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动 1%对利润影响为 3.6 亿元,可以看出票价对利润的弹性远大于对油价、汇率的弹性,票价提升能有效缓解油价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