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仙坛股份公司成本控制能力与中国白羽肉鸡市场空间分析报告(2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仙坛股份公司成本控制能力与中国白羽肉鸡市场空间分析报告(23页).pdf(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中国禽肉消费总量第一,人均禽肉消费量相对落后。中国禽肉消费总量位居世界第一, 2020 年达 2321 万吨,但人均禽肉消费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4.9 千克),2020 年为 14.2 千克,不足美国人均禽肉消费量的 1/3,而日本和韩国的人均禽肉消费量分别为 17.7 和 18.7 千克,是中国的 1.19 和 1.26 倍.中国禽肉消费增速趋缓,近 2 年出现快速增长。1997 年以来,中国人均禽肉消费量增速开始趋缓,2013-2018 年,我国人均禽肉消费量出现负增长,供给端,美国、法国等白羽鸡主要种源国相继因禽流感封关,我国白羽鸡祖代鸡引种受阻,白羽鸡供给量持续处于低位;需求端,我国
2、相继爆发 H7N9、H5N6 等高致病性禽流感,导致白羽鸡消费减少。2019-2020 年,随着禽流感影响逐渐减弱,白羽鸡祖代鸡种源国陆续开关,我国白羽鸡祖代鸡更新量逐渐回升,同时,2018 年末爆发非洲猪瘟使得猪肉供给量大幅减少,禽肉替代需求提升,我国人均禽肉消费量大幅增长。中国人均禽肉消费量未来 10 年仍具增量。中国大陆猪肉消费占比逐渐下降,禽肉消费占比逐渐提升:1990-2020 年,猪肉消费占比由 79.8%下降至 53.8%,禽肉消费占比由 11.3%上升至 30.9%。人均猪肉消费量与人均禽肉消费量的差距开始缩小,2020 年人均猪肉消费量为 22.7 千克,人均禽肉消费量为 1
3、4.2 千克。与大陆饮食习惯相似的香港人均猪肉、禽肉消费量已超过 50 千克,而台湾已超过 30 千克,我们认为,未来中国人均肉类消费量仍有提升空间,人均禽肉增长将贡献主要力量。1)鸡肉“一高三低”的营养优势符合人们日益提高的健康和营养需求。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随着“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控烟、限酒等专项行动的推出,居民健康意识逐渐增加;同时,新冠疫情爆发后,我国营养专家建议要每天摄入高蛋白类食物,保持良好抵抗力,提高了居民对高蛋白健康饮食的意识。2016 年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 年),推动全民健康意识提升,居民健身
4、需求大幅提升,健康低脂饮食逐渐成为年轻人追求的饮食方式,鸡肉具有“一高三低”营养优势,蛋白质含量高、脂肪低、热量低、胆固醇低,符合人们日益提高的健康和营养需求。2)户均人数下降及“懒”人群用户增长催生便利就餐需求。2020 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户均人数仅为 2.62 人,比 2010 年减少 0.48 人,比 1982 年减少 1.79 人,家庭规模大大缩小。户均人口减少的背景下,传统的家庭集中烹饪需求减少,预制菜、外卖等便利性餐饮需求大大提升。同时,随着年轻人消费观念的不断更新,“懒” 经济逐渐成为新的业态,“懒”人群指的是虽不出门,但用“手机”指挥千万商家上门为他服务的人群,根据QuestMobile2018“懒宅经济”报告,截止到 2018 年 8 月, “懒”人群整体用户规模已达到 1.36 亿人,全网渗透率达 12.2%。而“懒”人群对外卖服务的需求要远高于生鲜需求和家政需求,未来,随着户均人口的减少以及消费观念的更新,便利就餐需求将会大大提升,而鸡肉作为快餐的主要食材,消费量仍有较大增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