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冠脉支架系列报告之一:拨开集采迷雾探究冠脉支架方向-210629(3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药行业冠脉支架系列报告之一:拨开集采迷雾探究冠脉支架方向-210629(31页).pdf(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根据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PCI患者主要有三大来源:(1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其早期治疗的关键在于开通梗死相关血管(IRA ),尽可能挽救濒死心肌,降低患者急性期的死亡风险并改善长期预后。根据患者就诊的时机以及初始治疗的不同分为不同的策略:直接PCI: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12小时内行PCI直接开通IRA。对于12小时内(特别是3-12小时内),特别是对于有溶栓禁忌的患者,如有条件应行直接PCI。对于发病超过12小时,但仍有缺血症状、心功能障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也建议行直接PCI。对于发生心原性休克的患者,可将时间放宽至36小时。而对于发病已超过12小时,且
2、无缺血症状的患者,则不建议行PCI.其他:转运PCI:首诊医院无行直接PCI的条件致患者不能立即溶栓,则转至具备PCI条件的医院行直接PCI。补救PCI:溶栓失败后IRA仍处于闭塞状态,对于IRA所行的PCI。易化 PCI:发病12小时内,拟行PCI的患者于PCI术前有计划的预先使用溶栓或抗血小板药物,以尽早开通IRA。(2)不稳定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高危患者:提倡尽早介入治疗。高危患者主要包括:反复发作心绞痛或心肌缺血或充分药物治疗时活动耐量低下;血心肌酶指标升高;心电图新出现的ST段压低;出现心力衰竭或出现二尖瓣反流或原有反流恶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持续室速;6个月内接受过介入治疗;曾行冠脉旁路移植术等。(3)慢性稳定型冠心病:主要用于有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仍有症状的患者以及有明确较大范围心肌缺血证据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