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中低速物联网业务白皮书(2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移动:中低速物联网业务白皮书(26页).pdf(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中低速物联网业务及应用场景复杂多样,针对不同的业务交互模型及业务特点应采用不 同的网络技术去承载,以最大程度满足客户的需求。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我们综合考虑各类业务需求及网络特性,将中低速物联网业务划 分为功耗高敏感、成本高敏感、时延高敏感、有移动性要求、有语音要求等五类,针对每类 业务分析其核心特征及适合的技术,并给出典型场景示例。此类业务通常需要对终端的业务状态实时监测及远程控制,以保证终端与平台之间能够 实现秒级实时响应,对时延高度敏感。 其主要的数据传输模式为周期性或者触发性的文本、指令等数据的实时传输,数据交互 频次较高,对双向通信实时性要求较高。 常见业务包括:工业数据采集及控制
2、终端、电力配网监控,交通信号控制机、远程设备 控制、共享按摩椅等。通信制式支持移动性管理,满足业务的移动性要求。此外,由于移动速度、移动范围不受 限,其对网络连续覆盖、通信及时可达的要求也较高。 需要注意的是,针对不同的移动性要求,其对应的网络制式也不同。对于时速在100 km/h以内的车载场景,基于LTE Cat.1完全可以提供连续的通信服务,而对移动性有更高 需求的业务(350km/h以上的高铁场景),则需考虑更高等级的LTE Cat.X或者5G方案组 网。 常见业务包括:可穿戴设备,智能电动车,移动POS、资产追踪等。目前,国内NB-IoT连接规模已经破“亿”,相较于技术及产业链都相对成熟的NBIoT, LTE Cat.1的规模商用才刚刚起步。作为较新的通信技术,行业对其技术特性和应用 场景的了解远不如NB-IoT,各企业亟需大量案例以增强对LTE Cat.1的理解。本白皮书将 在有限的篇幅内重点介绍一些支持LTE Cat.1网络制式的应用案例,帮助各垂直领域企业更 好地理解LTE Cat.1技术及其应用场景,并为承接2G物联网业务迁移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