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国家发展前景及合作机制探析(3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砖国家发展前景及合作机制探析(34页).pdf(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发达的农牧业和较完善的工业体系。作为世界十大经济体之一,巴西的经济体量远高于其他拉美经济体。从历史角度看,巴西在1975年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特别是19681973年,巴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10%以上,被誉为“巴西奇迹”。进入21世纪,得益于全球经济步入快速增长阶段,特别是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对大宗商品的需求上升,巴西贸易条件得到极大改善。2002年开始,国际原材料价格高企为拉美带来巨大财政红利,巴西依托高增长周期积累了充裕的财政资金。2008年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但是财政上相对稳健的拉美国家运用反周期政策很快在全球率先实现复苏
2、,20002013年巴西年均增长率达3.6%。巴西的经济增长主要由消费及出口驱动,投资率较低。巴西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约为80%,固定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普遍低于20%。此外,净出口占GDP的比重波动较大,这意味着外需是引发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复苏比预期更加缓慢,外需持续疲软对拉美国家国际收支的负面影响不断累积,加之国内反周期政策造成政府财政压力不断加重,且受到巴西政局动荡影响,2015年巴西经济陷入衰退,产业结构僵化、财政失衡、基础设施落后等结构性问题凸显。俄罗斯自上世纪末以来对转轨经济遗留问题进行纠偏,巩固治理体系、提升社会保障、鼓励工业生产等措施较好地释放了经济活
3、力,叠加油气出口推动,1999-2008年间经济取得了长达十年的高速增长。俄罗斯于90年代在尖锐的政治斗争和动荡的社会环境中推行休克疗法,引发了社会群体分化和经济困境的同时催生了新的社会整合机制。1998年3月俄罗斯政府解散,金融体系在“8.17”危机中受到重创,国际经济环境恶化和油价急跌则挤压其外贸和直接投资,但整顿银行体系、调控卢布汇率、重组内外债务等反危机应急组合得以延续执行,遏制了金融市场问题的进一步演化,剧烈贬值后的卢布在大幅刺激出口的同时也促使俄罗斯启动进口替代进程、显著提振了民族工业,使短缺经济得到纠偏。1999年,俄罗斯工业生产和财政金融形势好转,商业信心恢复,直接投资降幅趋缓,经济录得6.4%的反弹,而当年国际油价迈入强势上涨通道,为日后俄罗斯大力发展能源工业、开启以能源出口带动投资和消费的发展模式创造了有利条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