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光伏电池片行业竞争格局与爱旭股份公司业务布局分析报告(2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光伏电池片行业竞争格局与爱旭股份公司业务布局分析报告(26页).pdf(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首创管式双面 PERC 技术、“双面双测双分档”技术,电池片转换效率领先行业。(1)管式双面 PERC 技术:2017-2018 年公司成功研发并实现高效 PERC 单面电池和 PERC 双面电池的量产,成为首家使用管式 PERC 技术成功量产 PERC 电池的制造商。相比于其他 PERC 技术,管式 PERC 技术在转化效率、沉积温度、钝化膜致密性、抗 PID性能等方面优点显著;在同一台设备完成氧化铝膜和氮化硅掩膜的沉积;可以灵活实现氧化铝、二氧化硅、氮化硅、碳化硅等膜层的不同组合;采用独特的核心钝化工艺,可调试的背钝化膜具备优秀的抗 PID 能力。在 85/85RH,1500V,192h
2、测试条件下,PID衰减小于 3%。(2)“双面双测双分档”技术:爱旭全球首创双面电池“双面双测双分档”技术,采用双面同步打光法,在一次测试过程中即可完成每片电池的双面检测,双测设备正面和背面均采用独立光源,避免互相干扰;3A+光源精准模拟自然环境,使测试数据更贴近实际发电情况。并对双面电池进行正面 0.1%分档、背面 0.5%分档,追求电池正面效率最大化,背面效率一致化,使客户端减少系统失配、降低可靠性隐患,提升组件发电增益。2020 年底,公司的电池研发最高转换效率达到 25.3%,平均转换效率达到 23.3%,领先于行业 22.8%的平均水平。技术储备丰富,在 IBC、HBC 和叠层电池的
3、量产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公司引领行业技术变革,是最早实现 PERC 电池大规模量产的企业之一。截至 2020 年底,公司累计拥有国内授权专利 590 项,其中与管式 PERC 技术相关的专利高达 370 多项。2020年 10 月,公司在德国弗莱堡成立欧洲研究院。通过与全球领先的光伏研发机构展开合作,进一步优化现有的 P 型 PERC 技术,同时对 PERC 以外的新型技术进行全方位研究。公司在 HJT、IBC、HBC、TOPCon、叠层电池等新一代电池技术领域展开了长期、深入的研发,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并在 IBC、HBC 和叠层电池的量产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3.2 非
4、公开发行助力大尺寸产能扩张,非硅成本优势明显全球首发 210mm 单晶 PERC 电池,各尺寸产能分布合理。2020 年 1 月,公司率先推出 210mm 单晶 PERC 电池,义乌基地成为全球首个可以量产 180-210mm 大尺寸电池的规模化生产基地。2021 年,公司将积极推动大尺寸电池产能的投产,实现 36GW 高效PERC 电池产能满产运行。公司计划将现有 10GW 的 166mm 电池产能升级为 182mm 尺寸,升级后 36GW 产能结构中,大尺寸电池(182-210mm 尺寸)产能将达 34GW,占比94%。根据公司规划,近三年公司产能进入急速扩张期,2021 年初公司产能将达到 36GW, 2022 年产能达到 45GW。2021 年下半年,公司将根据市场需求变化确定义乌基地六至十期技术路线并开工建设,义乌基地六至十期全部投产后,公司产能将达到 62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