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研究】南玻A-首次覆盖报告:国内电子玻璃领军者重回扩张之路-210624(4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研究】南玻A-首次覆盖报告:国内电子玻璃领军者重回扩张之路-210624(41页).pdf(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目前,盖板玻璃国产替代的过程正在加速,替代范围从一强已逐步扩展至二强盖板玻璃。目前已经掌握一强盖板玻璃生产技术且良品率达到到商业运营状态的国内玩家包括彩虹、旭虹、南玻、旗滨、中建材凯盛,由于供给量的快速增加,其价格一降再降,目前已跌至 10-20 元/平米区间。国外厂商在一强盖板玻璃方面缺乏成本优势,其市场份额不断被蚕食。但另一方面,我们看到手机端使用一强盖板玻璃的比例也在下滑,部分低端机型(单价 2000 元以下)开始采用二强盖板玻璃。一次强化玻璃未来将更多被应用于车载显示、智能家居、教育等领域。在二强盖板玻璃领域,国内厂商去年开始逐渐获得突破。南玻在 20 年 5 月份推出了 KK6 玻璃
2、,对标康宁 GG6 盖板玻璃,去年出货量较少,占其咸宁产线的 10%左右。由于 KK6 价格有较大优势(120-150 元/平米对标康宁 GG6 的 350-400 元/平米),且盖板及整机厂商反馈较好,有望在今年的供货量上获得大幅增长,目前咸宁产线已开始量产 KK6。我们认为,从经济性角度考虑,国内整机厂商除了旗舰型产品,其他手机型号均可能采用国产盖板玻璃。此外,原来某些国内手机厂商和康宁存在一定的盖板玻璃捆绑销售政策,这种政策目前正在弱化,给了包括国产玩家替代空间。在 ODM 机型,盖板厂商对选用哪家玻璃厂家的自主权更大,国产盖板玻璃原片厂商有望在 ODM机型上获得更快的突破。公司领跑高端
3、国产化,迭代更新正在进行时从 KK3 到 KK6,公司实现二强玻璃的成功反超。KK3 是公司于 2015 年推出的高铝一代玻璃,当时市场中高端机型已普遍使用康宁等海外厂商的二强玻璃,而在与主要国产厂商的竞争中也落后于旭虹的“王者熊猫”(PANDAKING),因此 KK3 主要应用还是低端机盖板和维修市场盖板。为了打破海外厂商对高端市场的垄断,公司以咸宁光电作为研发基地,持续开展技术攻关、不断优化配方、改善产品性能和质量,于 20 年 5 月研发的高铝二代 KK6 装车完成正式进入市场销售,新品对标康宁 GG6,填补了国内二强玻璃的市场空白,并在与国内厂商的竞争中反超旭虹(熊猫二代盖板 20 年
4、 8 月开工建设,预计到 21 年 8 月才投产)。对比前一代产品 KK3,KK6 性能有了质的飞跃,在表面硬度、二次强化离子层交换深度、光学性能、色彩还原度等技术指标都取得跃升式的进步,目前已获得小米、VIVO 等主流手机厂商的认证,未来在中高端市场中的销售有望实现放量。产品仍在持续迭代升级,高端产品助推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公司并未止步于高铝二代,为了加快缩小与康宁的代差,公司在清远基地同步开展了高铝三代的研发,目前高铝三代产品 KK8 已在实验室研制成功,性能可对标康宁 GG7,预计清远一线技改完成后到明年 KK8 系列可实现量产销售。从公司电子玻璃业务的盈利能力来看,净利率从 16 年的 2.32%提升至 20 年的 22.69%,我们判断主要由于 1)新产线的产能爬坡摊薄固定成本;2)高端产品的占比提升,目前国产二强玻璃价格基本比一强高 1 倍以上,康宁高次代的产品价格还要再翻一倍。未来随着公司高铝三代 KK8 的量产,净利率有望继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