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的现状评估和发展建议(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的现状评估和发展建议(13页).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我国 CCUS 技术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但部分环节技术水平有待提升。“十一五”以来,我国政府通过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支持了 CCUS 多个技术环节以及相关科学理论、关键技术、发展战略等方面研究,并与欧盟、澳大利亚、亚行等国家或国际机构开展了CCUS 领域的国际合作研究,推动我国 CCUS 技术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在碳捕集方面,围绕低能耗吸收剂、不同技术路线碳捕集工艺等关键技术环节开展系列研究,已开发了商业化应用的胺吸收剂;在碳利用方面,围绕 CO2驱油、驱煤层气、CO2生物转化和化工合成等不同利用途径开展了理论与关键技
2、术研究,建成了微藻制生物柴油中试和小规模的 CO2制可降解塑料生产线;在碳封存方面,已启动全国 CO2 地质储存潜力评价,实施了工业规模盐水层封存示范。尽管如此,我国CCUS 部分环节的技术水平仍有待提升,已有 CCUS 试验示范项目多集中于对碳捕集技术和 EOR 技术的示范,但在盐水层封存、CO2封存监测和预警以及大规模 CO2运输等方面的技术示范案例仍非常少,相比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不小差距。我国 CCUS 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CCUS 示范项目的成本相对较高,是阻碍 CCUS 发展的主要原因。目前 CCUS 示范工程投资额都在数亿元人民币的规模,而且,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引入碳捕集将额外增加
3、140-600 元/吨 CO2的运行成本,如华能集团上海石洞口捕集示范项目的发电成本就从大约每千瓦时0.26 元提高到 0.5 元。CCUS 项目的重要贡献在于减少碳排放,但在碳排放外部成本没有内部化的情况下,企业的减排收益无法得到充分体现,开展 CCUS 基本属于企业自发投资行为,很多项目也由于缺乏资金而无法启动或难以持续。在煤炭行业不景气、油价下跌的宏观形势下,更使企业收益进一步收窄,影响企业开展 CCUS 示范的意愿。CCUS 技术水平仍有待提升,是制约CCUS发展的又一障碍。当前,我国 CCUS 试验示范还处于起步阶段,CCUS 技术仍处于研发和试验示范期,也极为缺乏大规模、全流程 C
4、CUS 项目示范经验,因此不仅在技术层面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真正可复制的、经济有效的、被大众所接受的案例也少之又少。此外,在现有 CCUS 技术条件下,部署 CCUS将使一次能耗增加 10%20%,效率损失很大,这也是阻碍 CCUS 技术广泛应用的主要障碍之一。政策和法律体系不完善,难以为 CCUS 发展提供良好支撑。一是我国政府已经明确提出了到 2020 年和 2030 年的碳排放控制目标,但没有提出针对行业和企业的具体量化约束指标,因此企业对 CCUS 多持观望态度,还没有真正将 CCUS 作为企业低碳转型的一个重要选择。二是我国还没有建立国家层面的 CCUS 发展战略,现有政策多以柔性的引导和鼓励为主,缺乏针对 CCUS 的明确政策激励,而 CCUS 往往和企业的重大长期发展战略相关,如果没有稳定的政策预期,企业很难做出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