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海外新能源消纳经验复盘与启示分析报告(2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海外新能源消纳经验复盘与启示分析报告(28页).pdf(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我国市场化交易电量逐年上升,但离成熟电力市场仍有较大距离。2019 年我国市场化交易电量为 2.18 万亿千瓦时,占当年全社会用电量的 30.1%,相比于美国、德国超过 60%的电力市场化程度有较大的差距。我们预计,2021-2025 我国电力市场化程度将继续加深,为电力市场化调节的政策工具提供基础。从交易种类看,2019 年的交易电量超 90%属于省内电力直接交易量,省间交易占比较小,加强各省之间的电力交易往来也是未来的方向。技术层面:“特高压”为主的输电网升级改造建设“特高压”输电网络有助于在省间消纳冗余的可再生能源。“特高压”指交流 1000 千伏、直流800 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技
2、术,具有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少占地的综合优势。国家电网2020 年重点工作任务计划核准了南阳-荆门-长沙、南昌-长沙、荆门-武汉、驻马店-武汉、武汉-南昌特高压交流等 7 项重点工程,大量特高压工程进入交付阶段。据中国“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研究预计,到 2025 年,我国特高压直流工程将达 23 回,总输送容量达 1.8 亿千瓦。由于我国的风电场、光伏电场主要集中在新疆、内蒙古、甘肃等几个重点省份,建设特高压输电网进行省域间的消纳仍是主流策略。经验启示:发挥市场能动性,构建能源互联网,助力消纳从政策层面看,我国与海外电力市场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电价调控还无法发挥调解电力供应的作用。从技术
3、层面看,消纳技术上侧重点不同,但都采用“输纳”为主流的策略,配合“智慧电网”或“储能”。美国的“智慧”电网改造已基本完成,尽管社会各界褒贬不一,但其对电网灵活性的提升不可否认,此外相比于建设远距离输电项目,引入人工智能预测风电波动性、收集用电数据调峰等“智慧”改造成本比较低。德国的可再生能源消纳比较依赖于向欧洲其他各国进行交易输送,或加装热电转换设施将多余的电能转化为热能,电热转换具有成本低、易普及等特点,可在华北、东北等需要供暖的地区引入。政策启示:发挥电力市场能动性从国外政策演变趋势看,由国家主持大型项目,到“补贴”、“配额”提高新能源市场份额,最后形成成熟的新能源电力交易市场,通过市场化调节省域间的供需矛盾是一条必由之路。德国美国都具有成熟的电力市场,在电力市场上进行的金融产品创新也十分广泛。通过各类市场化工具能够有效调节发电方与用电方的供需矛盾。国外多样性的市场化调节工具值得我国借鉴。由于我国电力市场改革起步较晚,至今还未形成成熟的电力市场,供需关系还无法有效地通过电力价格进行调控。德国、美国电力市场改革的经验值得借鉴,我国应鼓励新能源行业内的良性竞争,积极创新金融工具为电力市场的交易提供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