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中国、缅甸、泰国、美国和越南公众对疫情及其与自然的联系的看法(英文版)(22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中国、缅甸、泰国、美国和越南公众对疫情及其与自然的联系的看法(英文版)(228页).pdf(2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这项调查是对亚洲COVID-19爆发初期进行的一项更大规模、更深入的后续调查。在2020年3月,世界自然基金会委托GoWorsCCAN在5个亚洲市场(越南、泰国、缅甸、香港特区和日本)的公众中进行调查,以更好地了解在COVID19爆发的背景下关闭高风险野生动物市场的意见。自那项研究以来,COVID-19的影响已经变得比2020年初预测的更深刻、更持久、更广泛。这种病毒的普遍影响和由此产生的大流行已经不可挽回地改变了全世界人民的观念、态度和生活。鉴于COVID-19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人们对购买野生动物作为食物、宠物和奢侈品的看法和行为在这段时间尤其值得关注。2021年初,我
2、们进行了一项更深入的后续研究,以评估对COVID-19的直接关注和意见是否持续存在,或者经济关注和其他因素是否影响了对野生动物消费作为大流行根本原因的关注。我们还深入探讨了预防未来流行病需要做些什么的看法,并研究了公众对高风险野生动物贸易以外的其他根源的理解。我们想了解受严重影响国家的消费者是否支持政府从源头上防止人畜共患病疫情的行动。这项研究着眼于五个国家中国、缅甸、泰国、美国和越南。我们将缅甸、泰国和越南的调查结果与2020年的调查结果进行了比较。本研究使用定量资料收集来回答研究问题。定量数据收集提供了可靠的、可比较的结果,允许对整个地理区域的趋势和偏好进行分析。这些数据可用于了解五个受调查国家在COVID-19爆发期间对公共卫生、经济和野生动物消费的信念、知识和态度。这项调查于2021年2月4日至3月18日在五个国家进行,时间选择与2020年3月6日至11日进行的2020年调查相吻合。一个在线小组的参与者被邀请通过电子邮件参与在线调查。调查问卷平均长度为19分钟,中位数为13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