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业2020年大事梳理分析报告(3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行业2020年大事梳理分析报告(30页).pdf(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中职生源基数扩大,利好职教龙头。2020 年 4 月 29 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 2020 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后简称通知),要求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要把努力推进扩大高中阶段教育的重点放在中等职业教育,把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的增量主要用于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初中毕业后的分流,一部分进入普通高中,另一部分进入中职,中职包括职高、中专和技校。近年来我国大多数地区初中毕业生就读普通高中的比例逐年增大,中职及非学历教育参与学生规模下降。我国经济转型背景下,对职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这与人才培养体系和社会价值观有较为明显的矛盾。为了扩大职业技能型人才队伍,国家近年来
2、大力鼓励更多学校从事职业教育、发展社会亟需的岗位人才培养。通知所带来的影响包括:1)国家大力鼓励发展职业教育。通过引导部分地区初中毕业生向中等职业教育分流,既增加了职教人才基数,又为更高层级的职教提供了更多实践经验丰富的候补生源,利好我国职教工业长期发展。2)构建多层次职教体系:在鼓励扩大职教招生规模的同时,持续努力打通学历认证和上升通道,构建多层次的职教体系。有望长期引导社会和学生、家长重新认识职业教育,为我国技能型人才培养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高职、专升本、研究生扩招,利好高等教育龙头。1)2019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职教育要扩招 100 万人,2019 年底实际完成 114.8 万人;2
3、020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2020-2021 两年内高职继续扩招 200 万人。2)专升本、研究生扩招,打通学生提升学历的通道,为更多学生提供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机会。既在量上实现了规模扩大,对个体而言又延长了其受教育周期。3)2018 年以来民办高等学校招生数增速已超过高等教育招生整体增速。与此同时,国家每年需投入大量经费保障教育普及度和质量,但仍旧无法满足日益多元化的受教育需求。民办教育的参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补充教育经费,吸引优秀人才进入教育行业,从而提升整体教育质量。因此站在国家的角度,政策上对民办教育是给予鼓励和支持的。 我们认为,随高等教育招生名额进一步增加,民办高校保持
4、目前的扩招速度,叠加政策支持的利好,民办教育的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对拥有优质教育资产的上市公司而言,招生办学规模的扩大,将为其提供更多的生源和实现持续增长奠定坚实基础。而对办学招生压力本就较大的民办高校而言,同区域其他院校的同步扩招可能会对其形成更大的招生压力。高校扩招有可能长期推动高等教育行业的业绩分化,关于此我们会在后续报告中进行展开讨论。 事件三 独立学院转设加速独立学院起源于 2000 年左右,目的是引进社会资金和高校合作办学,探索一种新的办学模式。从 2000 年到 2008 年,全国独立学院发展到 300 多所。2008年,教育部公布的独立学院共计 326 所。独立学院在过快的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大量问题,2008 年之后独立学院基本停止新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