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研究】长城汽车-自主崛起优秀典范(下)-210622(6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研究】长城汽车-自主崛起优秀典范(下)-210622(64页).pdf(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驶出租车队,另一方面领克与沃尔沃高端车型会率先搭载 L4 级智能驾驶解决方案面向终端消费市场。第三条路线:以 Zenseact+亿咖通+ARM 投资公司为基础进行技术自研,首次搭载于沃尔沃。根据Zenseact 规划,2023 年实现结构道路的自动驾驶(L3-L4) , 2025 年实现开放道路的自动驾驶(L4-L5),目前600 余人研发团队。而亿咖通主要负责研发座舱+智能驾驶芯片(2023 年流片,256TOPS,企业自身预计 2024-25 年使用)。2)长安汽车:零部件级软件科技开发公司以及整车级系统研究院双向发力。软件科技公司(软件中心):2019 年 12 月成立软件科技公司,负责
2、零部件级/软件开发,聚焦1+5+1 软件核心能力,支撑动力/底盘/安全/驾驶/车身/座舱/云端应用。包括:中间件(基于操作系统内核的基础软件平台)-ADAS 算法软件(软件的工程化应用)-数据(云平台)。公司规模:由 300+人(2019 年)400 人(2020)5000 人(2025E)(2025 年公司规模预测来自长安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公开演讲)。3)上汽自主:采用英伟达/恩智浦/高通/地平线合作芯片,阿里共建车联网体系;通过零束实现工程化,并以人工智能实验室提供算法支持。对于上汽零束,2020 年7 月上汽集团软件中心更名成立上汽集团零束软件分公司。上汽零束主要聚焦智能驾驶系统工程
3、、软件架构、基础软件平台和数据工厂等。包括:芯片-中间件(基于操作系统内核的基础软件平台)-ADAS 算法软件(软件的工程化应用)-数据(云平台)。公司规模计划由2020 年的 500 人逐步扩充至2023 年的2200 人左右。另外,上汽 2018 年中建立人工智能实验室,聚焦 ADAS 算法,至核心研发人员由 2018 年的30+提升至 2020 年的 100+ 名。4)广汽自主:聚焦域控制器以及算法集成开发,实施双平台战略,分阶段实现落地。搭建辅助驾驶、自动驾驶两个平台,聚焦掌握智驾“车脑”域控制器和算法的集成开发。分阶段实施智能驾驶平台规划,2022 年推动第一阶段L3 量产落地,2024 年推动第二阶段 L4 量产落地。根据不同的智能化水平,制定高低配置的辅助驾驶平台(L2) 和自动驾驶平台(L3/L4)双平台规划。5)比亚迪:以 D+开放生态及 DiLink 智能网联系统为核心,不断整合外部资源。具体包括四个方向:BNA 架构为基础:智造平台、智联平台、开放车机硬件的自动驾驶平台;D+开放生态:开放全车341 个传感器和 66 项控制权,通过OTA 智能远程升级;DiLink 智能网联系统:含 Di 平台、Di 云、Di 生态和 Di 开放四大能力平台;与华为、百度深度合作,打造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完成对AI 芯片公司地平线的战略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