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聚酯行业荣盛石化公司民营炼化项目分析报告(3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聚酯行业荣盛石化公司民营炼化项目分析报告(35页).pdf(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民营大炼化初显优势民营炼化技术发展,效率优先全球大炼化发展与技术进步未来石油需求的重心将由燃料逐渐转向化工,根据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在 2019 年发布的论文全球原油制化学品项目发展现状及石化产品前景分析称,一些公司已经开始布局应对这一变化趋势,将炼化一体化项目升级至原油制化学品(COTC)项目。根据中国石化新闻办消息,2021 年4 月 26 日,中国石化所属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原油催化裂解技术在扬州石化成功进行工业试验,直接将原油转化为轻质烯烃和芳烃等化学品。该技术主要通过催化裂解进行。原油切割为轻、重馏分后,分别进行催化裂解生产低碳烯烃,采用一套催化裂解装置的双提升管反应器
2、来实施,两个提升管分别进轻、重馏分油,分别给予最适宜的操作参数最大化生产低碳烯烃,该成果也受到了近期市场的广泛关注。早期的炼化一体化注重炼油产率,仅有 5%-10%的原油转化为基本石化原料。而中等水平的炼化一体化能够将 10%-25%的原油转化为基本石化原料。全球原油制化学品项目发展现状及石化产品前景分析报告中提到,埃克森美孚公司在新加坡裕廊岛装置是全球首套原油直接制烯烃装置,绕过炼油过程,其乙烯生产成本比石脑油路线低 160 美元/吨。沙特阿美新一代一体化技术的进展能够将原油直接送到加氢裂化装置,重质组分也将在深度催化裂化装置进行烯烃最大化生产,最终将能够实现接近 50%的化学品转化率,其成
3、本能够比石脑油裂解低 200 美元/吨。目前沙特阿美与西比埃和雪佛龙鲁姆斯全球公司合作的升级版加氢裂化技术能够将原油直接生产化工产品的转化率提高至70-80%。这已经是全球各大石油炼化龙头企业目前争相研发的主要方向。2020 年中国千万吨级炼厂(包括建设中)共有 30 家,炼化一体化炼厂依然不足。虽然原油加工量大,但行业开工率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十三五期间通过放开原油使用资质,淘汰了近 1.4 亿吨落后炼油能力。但目前 200 万吨/年及以下淘汰类炼油能力仍有 2700 万吨/年左右,200-500 万吨/年的中小规模炼厂能力仍然高达 26%,未来很可能会在十四五期间逐渐淘汰。随着炼化产能逐
4、渐集中,落后产能的清空,民营大炼化公司有望在行业结构优化的过程中持续受益。民营大炼化与国营炼化各有利弊虽然目前我国石化行业仍然以国营集团为主导,但是未来国营三大集团的新增炼油炼化产能有限,甚至一些中小炼厂可能逐步退出市场。而炼化一体化装置在未来三年仍将继续建成投产。未来其影响力将逐渐提升。目前的民营大炼化项目主要是基于大型聚酯企业集团的发展,从下游聚酯产品开始向上游扩展,因此在装置设计上尽量增加了芳烃和烯烃的收率,工艺核心都是除了常减压装置产生的石脑油外,还采用加氢裂化,尽可能将重质组分裂化为石脑油及轻组分以增加化工品收率。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数据,2018 年民营企业的乙烯产能所占份
5、额仅 9%,随着民营炼化项目陆续投产,预计到 2025 年该占比可达到 26%;而 PX 的民营企业产能 2018 年占比为 26%左右,2019年随着浙石化和恒力石化的投产,民营 PX 占比首次超过了 50%。可以看出,PX 作为聚酯上游原材料,是民营大炼化配套扩产的主要领域。除此之外,民营大炼化的终端产品也在向高端化和差异化过度。除了集团原有聚酯产品以外,烯烃和芳烃下游也开始规划工程塑料、橡胶制品、其他化纤产品如尼龙等高附加值的终端产品。浙石化和上海石化同属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下游终端产品也同样以塑料制品和合成纤维为主。由于 2020 年受到原油价格波动影响,上海石化库存损失过大,可比性不
6、强,因此采用 2019 年年报数据比较。可以看出,与上海石化相比,荣盛石化税金及费用率相对较低。费用中,公司销售费用率与管理费用率都显著低于上海石化,但是公司研发费用率达 1.83%,上海石化仅 0.09%。产品结构上,上海石化作为国营炼厂的先进代表,其成品油的占比远远高于浙石化。国营炼厂相对民营炼厂而言,在成品油的销售上拥有大量的零售渠道,因此二者产品结构的差异也能够发扬各自的优势。从毛利率可以看出,虽然上海石化近 10 年毛利率波动较大,但整体上其油品的毛利率远高于化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