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汽车智能化重构与汽车软件产业供应链分析报告(2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汽车智能化重构与汽车软件产业供应链分析报告(20页).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一)座舱内全面智能化将对汽车电子系统架构的改变座舱内全面智能化,屏幕化是最近10年,也是未来10年的大趋势:早在12年,特斯拉率先在model S.上将中控换成了17英寸超大屏,开启了座舱智能化的时代;在14年之后, 奥迪引入了智能仅表盘,将机械仪表盘的功能大为丰富并提升了用户的驾驶体验;智能仪表盘的渗透率随后不断提升并从高端向中低端扩大覆盖;近些年,智能后视镜等渐渐也成为行业潮流。对电动车而言,左右智能后视镜能有效降低凤阻提升高速续航,有着较大意义;HUD这种较为酷炫的辅助驾驶信息系统近些年也从高端车开始逐渐普及;未来,智能A柱等信息系统预计也会引入座舱,从安全性等多方面提升汽车的驾乘体验
2、。例如,智能A柱能有效提升传统駕驶中A柱遮挡视野碰到行人的痛点;座舱全面智能化趋势带来的结果是整个汽车需要越来越软件化,智能化,也对汽车电子的架构提出了新的变革的需求。在最早期的汽车电子系统中,每一个功能都有一个独立的ECU (Electronic ControlUnit电子控制单元),ECU之间也没有通路; 随着电子化的深入,车内形成了几个“域”车身城底盘域,动力总成城,娱乐域。域内不同的模块自由通信,城之间通过专用通道传递信息和控制指令。 (今天)当前的汽车电子主流架构是由一个中央网关统筹管理各个域的通信,中央网关同时具备路由功能和一-定的控制计算功能,实现复杂的诸如自适应巡航功能。而未来
3、的汽车电子架构进化方向是第四代,第五代:第四代将演化出 中央网关和城控制器,通过对计算权限的下放到域控制器,实现更复杂的功能,对功能的整合则会带来成本的优化;第五 代则将进化到虚拟域和虚拟硬件,通过一块高性能芯片实现所有功能,通过虚拟化实现城分割,通过以太网支持复杂功能的通信需求,限制专属硬件的数量来控制成本,实现了成本性能和安全性的三者平衡。对于上述演进的脉络,我们认为其終极原因是电子化、信息化对计算和模块通信的要求在不断的提升。比如原本机械仪表盘,变成智能仪表盘之后,仪表的显示从依靠机械变成依靠GPU形成困像,自 然加了图像计算的需求,以及控制器和车轮传感器之间通信的需求。这些需求持续深度的演进,带来了汽车电子架构的革新,也引入了新供应商,带来了行业格局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