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式资产管理发展路径分析报告(3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中国式资产管理发展路径分析报告(30页).pdf(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二次上市中概股港股配置价值正在提升,罗素公司先知先觉,指数改为跟踪阿里巴巴H股价格。2021年2月11日,富时罗素发布公告,其富时全球股票指数系列(GEIS)和相关市值加权指数中自3月23日起将完全切换至跟踪阿里巴巴H股价格 。鉴于MSCI与香港交易所过往保持密切合作,我们认为MSCI相关跟踪指数标准也存在切换可能。被动型基金以指数基金为跟踪标的,主动基金则将指数作为业绩基准,为了减少误差,指数公司的这一举动有望提升中概股二次上市标的活跃度和配置价值。二次上市公司在香港交易活跃度不低于美国市场。尽管港股交易规费较高,缺乏高频量化交易,但从头部二次上市公司换手率看,并不弱于美股。以阿里和京东为例
2、,二者上市时分别发行股本的2.5%和5.1%,2021年3月末,其港股比例已分别达到20.7%和14.2%。2020年阿里和京东成交额在全球贡献分别为18.1%和22.5%,2021年前三月分别为18.3%和20.8%。从换手率看,2020年9月前按我们前面测算的阿里实际在港股交易市值计算,其换手率略高于美股。京东在2020年6月回归后,其港股活跃度也高于美股。科技资本-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的发展脉络下,新经济创一代不仅是资本市场发展的最大受益者,而且其迅速积累的财富正在成为新经济可持续的支持力量。我们可喜的看到,中国财富传承不仅仅是传统经济创一代传给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二代 ,更重要的一股力量是新经济创一代的蓬勃崛起。在广泛的股权激励下,财富分享人群从创始人团队扩展至董监高和业务骨干。中国版纳斯达克故事正在开启。从资金(需求)端来看,预计2025年比照2020年,机构和个人对权益型基金的增配需求为8.7万亿-22.4万亿,中轴15.5万亿。其中,机构和个人占比为1:2。预计个人在存款搬家和减配房产的双重作用下,对权益型基金的增配需求为5.8万亿-14.9万亿,中轴10.3万亿。从资产(供给)端来看,预计2025年比照2020年,A股和H股市值增长可以满足9.1万亿的权益基金股票投资需求,对应的新增权益基金规模为11.5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