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分析报告(5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分析报告(52页).pdf(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自主品牌有望赢得汽车智能化浪潮。未来中国汽车市场,自主品牌将处C位。自主品牌的智能化竞争优势较为明显,未来份额提升空间较大。智能化方面:1) 智能驾驶需要立足本土数据,与本土环境结合,有很强的本地化效应。2) 智能座舱、智能服务本质上是对人的交互服务,本土车企拥有天然优势。在智能车发展土壤方面,中国亦具有独步全球的优势: 用户优势:中国人口结构多元,应用场景丰富,主力潜在消费群体乐于尝试新科技产品。 技术优势:拥有领先全球的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科技巨头,如BAT、华为等,技术与人才双重赋能智能车未来发展。 基建优势:智能车的基础设施优势。5G网络基建,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领先。 组织优势:较百年汽
2、车巨头,传统自主车企普遍处于青壮年期,新势力车企创始人多来自互联网,拥有相对更灵活的身段。对车企未来3年的利润不应做乐观预期。随着车企投入结构发生很大变化,软硬两手抓,研发支出必然处较高位置,产能利用率未回到前期高点+核心零部件供给紧缺导致难以完全转嫁上游压力。车企的转型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获得了二级市场认可。以长城汽车为例,2018-2020年公司收入1000亿上下,扣非净利润接近40亿,但市值从几百亿升至三四千亿。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市场认为公司的转型将支撑长城汽车在未来的智能化浪潮中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增长空间。长城汽车、吉利汽车两家自主汽车股动态市盈率估值约为利润主要来自合资贡献的汽车股如广汽
3、集团、上汽集团的2-3倍,我们认为估值差异有合理性。汽车业已确定走向开放竞争的时代,长期看过去的合资形式将难以为继,中方发展重心均转向自主品牌,外方也致力于回收品牌在华发展把控权。市场区别对待自主品牌业务和合资车企业务有合理性,我们认为这种分化还将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自主品牌发展形势将很大程度上决定各整车股的估值水平。我们认为在这一轮调整中,长城汽车是转型动作迅速、执行坚决、且打造了独具特色人无我有的细分品类的自主典范。公司在产品定义上走出了新思路,脱离了过去的对标思维 和性价比思维,在细分应用场景和用户需求挖掘上屡结硕果。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整车股的估值将取决于自主品牌业务发展形势,如:是不是在产品定义上有突破性创新,即将上市的全新智能车是不是能获得市场的正反馈,智能化核心技术储备在产品上落地的效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