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研究】海泰新光-首次覆盖:国内荧光内窥镜领军企业明显受益硬镜产品升级-210617(3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研究】海泰新光-首次覆盖:国内荧光内窥镜领军企业明显受益硬镜产品升级-210617(34页).pdf(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内窥镜行业增长稳定,荧光内窥镜有望成为发展趋势 内窥镜融合多学科技术,其中荧光内窥镜技术壁垒高、在手术中更有优势内窥镜融合多学科技术,可分为硬镜和软镜医用内窥镜融合了多学科技术,应用科室广泛。医用内窥镜是集中了光学、人体工程学、精密机械、现代电子、计算机软件等为一体的用于在临床检查、诊断、治疗中为医生提供人体内部解剖结构图像的医用设备。临床实践中,医生通过手术切口或人体的自然孔道将医用内窥镜导入体内的预检查器官,并通过窗口或显示器观察体内器官的病变情况,直视下做出疾病诊断或取病灶活检进行病理诊断,同时也可对疾病进行及时治疗或植入具有治疗作用的人造产品。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增
2、加,医用内窥镜已成为普外科、耳鼻喉科、泌尿外科、骨科、妇科等科室不可或缺的诊断和手术设备。医用内窥镜可分为硬镜和软镜。按照应用场景,医用内窥镜主要包括腹腔镜、关节镜、耳镜、鼻咽喉镜、宫腔镜、膀胱镜、胃镜、肠镜等,已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科室和不同疾病的治疗。其中,胃镜、肠镜等属于软管式内窥镜(软镜),即可以通过人体自然腔道(食道、肠道等)随意弯曲的内窥镜;腹腔镜、关节镜等属于硬管式内窥镜(硬镜),即借助戳孔使腔镜进入人体腔内或潜在腔隙的不可弯曲的内窥镜。硬管式内窥镜主要由镜体、导光束接口、目镜罩及附件导光束转接器等结构组成,配套相应的摄像系统、光源及其它手术器械使用,用于在人体内的检查和手术
3、中的观察成像。硬镜具有成像清晰、色彩逼真、易于操作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医务人员观察治疗人体内部病变组织最方便、直接、有效的医疗器械之一。硬镜系统主要由内窥镜、光源、摄像系统以及配套的显示器、台车等构成,其中内窥镜、光源和摄像系统为整机系统的核心零部件。硬镜内窥镜可进一步分为白光内窥镜和荧光内窥镜,后者技术壁垒更高按照内窥镜的工作光谱范围,硬镜包括白光内窥镜和荧光内窥镜。其中,白光内窥镜的图像基于 400-700nm 的可见光光谱,展现的是人体组织表层的图像,其工作光谱为白光光谱;荧光内窥镜是从 2016 年发展起来并得到大量应用的新型医用内窥镜技术,工作光谱在 400-900nm 的范围,除了能
4、够提供人体组织表层的图像外,还能同时实现表层以下组织的荧光显影(如胆囊管、淋巴管和血管显影),对术中精准定位和降低手术风险起到关键的作用。荧光内窥镜技术壁垒更高。相对于白光内窥镜,荧光内窥镜在技术特点上的难度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设计和制造。为实现在宽光谱范围内400-900nm 矫正像差(即白光图像和荧光图像切换时不需另行调节焦距),荧光内窥镜需 45-50 片光学透镜并采用特殊的光学结构设计,普通白光内窥镜通常仅需 30-35 片光学透镜;2)镀膜技术。由于荧光内窥镜的镜片数量远超过普通白光内窥镜,其单面反射率需控制在 0.3%以内,从而实现高透过率和高对比度。白光内窥镜的单面反射率控制范围则为 0.5%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