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中国开放数据白皮书2024(3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科学院:中国开放数据白皮书2024(38页).pdf(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中国开放数据白皮书2024The State of Open Data in China 2024长期关注中国学者的开放数据态度、共享实践与政策环境A long-term focus on Chinese scholars attitudes towards open data,their sharing practices,and the policy environment2024年12月2科学数据的开放共享是科技创新的源泉,是科技事业发展的必然产物和共性规律。于贵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开放数据共享对于加快科学发现具有巨大潜力,也是施普林格 自然进一步开放科
2、学的承诺和努力的一部分。我十分高兴看到开放数据共享在全球,尤其是在中国的增长,其中中国科研人员对这一开放科研的实践展现了极大热情。随着政府机构、科研资助机构、学术机构和出版机构的开放数据政策,正结合起来产生重要的影响力,施普林格 自然将继续通过扩大我们的数据政策、与各界建立更紧密的伙伴关系,以及应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助力形成一种开放的科研文化。STEVEN INCHCOOMBE(史蒂文 印驰库姆)施普林格 自然科研总裁DOI:https:/doi.org/10.6084/m9.figshare.28044521中国开放数据白皮书2024目 录 前 言 42024年中国开放数据情况分析报告 6中
3、国材料腐蚀科学数据分析利用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14中国生态系统野外台站长期观测数据开放共享的实践与思考 16我国人类遗传资源数据管理与开放共享的现状及思考 20数据驱动的多学科交叉研究探索 22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引领地学数据开放共享 24数据与智能联合驱动的生命科学研究新范式实践与进展 26中国数据论文现状分析 28中国科技资源标识应用实践和探索 30让开放变简单:AI 可以推进开放科学吗?32作者简介 34中国开放数据白皮书20244科学数据是科技创新的核心资源。科学数据的主要来源一般包括大科学装置、实验试验与计算、野外台站观测网络、科学考察、科技项目汇交、国际合作计划和交互、科研
4、论文产生的关联数据。2023年12月31日,国家数据局会同多部门联合印发 “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在此背景下,2024年中国开放数据报告 应运而生,通过对调研问卷的深入分析,全面梳理了中国开放数据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同时,还汇集了多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在各学科领域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和应用发展方面的报告,以及中国单细胞转录组数据开放共享实践进展、中国数据论文的发展现状等报告,为读者呈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数据开放共享画卷。2024年,中国学者对开放数据的支持度保持在高位并呈现逐年增长态势,期刊和出版商的数据政策对中国学
5、者数据共享行为的影响力在增强。同时,关于开放数据,我们还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受访者担心自己的成果不能够被正确使用、希望自己获得更为充分的数据共享贡献认可,科研机构、资金资助方等对科研人员共享数据的引导作用还不够。但我国开放数据的工作进展不断向好。国家数据政策的不断出台、开放数据存储库的建设推广、学者们对开放数据的认可度不断提升,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对开放数据的辅助支持,都是我国开放数据事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马菱薇等介绍了国内材料腐蚀科学数据的发展情况,从数据的特点、数据资源采集及分析挖掘技术、材料耐蚀性能与寿命预测等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目前,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
6、心已经开展150余个不同气候环境和重大工程腐蚀大数据联网观测,相关数据分析方法和模型,解决了腐蚀产物累积效应下腐蚀非线性动力学过程无法准确建模仿真的难题。文章最后,提出了通过“数据-知识”智能融合驱动、跨模态知识图谱、腐蚀领域大语言模型等新型科研范式持续推进材料腐蚀科学数据共享应用的未来展望。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何洪林等介绍了国内外生态系统野外台站(网络)长期观测数据开放共享发展情况。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在推动中国生态系统野外台站长期观测数据开放共享过程中开展了诸多实践,包括编制出版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领域野外站观测技术规范、生态系统野外台站长期观测数据产品的团体标准;开发和出版数据专著、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