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汽车行业智能化战略与中国品牌弄潮数据分析报告(5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汽车行业智能化战略与中国品牌弄潮数据分析报告(50页).pdf(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2021 年 4 月,领导 Waymo 长达 5 年之久的 CEO 约翰克拉夫奇克(John Krafcik) 宣布离职。作为推动 Waymo 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的第一人,他的离职不免让人猜测直接 跳跃式发展的 L4 级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前景到底如何。而目前在榜单前列的海外巨头均为跳 跃式发展的典范,无论是互联网企业,还是 OEM 单独成立/投资的自动驾驶团队,均采取 了直接强装所有传感器,在小范围场景下运营 Robotaxi,来完善高阶自动驾驶功能的路径。 只是这一做法,无论是在车型推广成本,还是数据采集范围上,都限制了玩家对于大规模 场景数据的采集广度。因此,通过“影子模式”的渐进式发展逐渐
2、成为商业落地的共识。 并且国内传统势力和新势力已经通过硬件预埋的方式开启这一征程。 2021 年上海车展后,我们的报告硬件预埋趋势已成,智能驾驶数据迭代开启中提 到,硬件预埋成为新的趋势,通过 L4 级的硬件在 L2 场景下大规模收集数据进行算法训练 已成为一个全新的能力构建方式。而在这一趋势下,我们发现此次车展自主品牌的硬件配 置突出,远超合资。国产车型不仅有全球首款搭载 Orin 产品的蔚来 ET7,搭载量产激光雷 达的小鹏 P5,具备 L4 自动驾驶硬件配置的北汽极狐,还有浩瀚架构下的全球首发 EQ5 芯 片的首款重磅车型极氪 001。他们都已经把硬件配置提升到了具备 L3 及以上能力的
3、水平, 只要终端市场大规模部署后,影子模式将帮助中国品牌快速提升算法能力和水准。中国的新势力们正在践行这一商业逻辑路径。目前,蔚来的产品已经达到了 L2 级别辅 助驾驶,2021 年初蔚来宣布辅助驾驶系统 NIO Pilot 升级为 NIO NAD(NIO Autonomous Driving),未来将直接进化为 L4 级别自动驾驶。理想汽车将会在 2021-2022 年前实现地 图导航辅助驾驶 NOA,到 2023 年推出具备 L4 自动驾驶硬件能力的新车型 X01,2024 年 通过 OTA 使其具备 L4 级别自动驾驶能力。2021 年下半年推出的小鹏 P5 搭载了小鹏最新 的 Xpil
4、ot 3.5 系统,已经具备了 L4 级自动驾驶的硬件能力。 在市场与产业的双重驱动下,国内的传统车企也加大了自动驾驶领域的投入。传统新 势力中的“智己”、“塞力斯”、“极狐”均已经大量预埋了高级自动驾驶硬件。除此之 外,吉利旗下专门负责研发汽车智能化科技的亿咖通也已形成了四大序列、多款核心产品 的芯片矩阵,其与沃尔沃汽车成立合资公司将联合开发适用全球市场的新一代车载智能操 作系统。广汽埃安目前拥有两款支持 L3 级别功能车型,同时宣布和华为合作共同开发 L4 级自动驾驶汽车,计划于 2024 年量产。长城汽车将在 2021 年实现中国首个全车冗余 L3 级自动驾驶,2023 年实现中国场景覆盖最多的 L4 级自动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