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有色金属行业锂资源供需状况分析报告(4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有色金属行业锂资源供需状况分析报告(40页).pdf(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储能锂电正处于爆发前夜,未来预计贡献第二大锂需求增量。我们预计随着技术成 熟、经济性提升,以及在新能源+通信领域的渗透率提高,储能锂电将维持较高的扩 张速度,预计 2021-2023 年储能领域锂需求将增长至 3.1/4.6/6.6 万吨 LCE,同比分 别+1.2/+1.5/+2.1 万吨 LCE,贡献第二大锂需求增量。 储能包括物理储能和电化学储能。物理储能可以分为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 轮储能等,而化学储能则主要利用化学元素作为储能介质,包括锂离子电池、铅酸 电池、钠硫电池等储能方案。目前物理储能在储能领域中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其 中抽水蓄能装机规模占比为 90%左右,电化学储能不到
2、 10%,未来扩展空间巨大。 物理储能存在明显限制,可适应性更强的电化学储能有望主流化。物理储能技术已 非常成熟,但受外部影响因素较大,例如抽水蓄能应用存在严格的地理条件限制(一 般建造在有水资源的山地、丘陵地区),并且电站建设耗时较长、前期投资规模巨大。 而随着未来储能需求不断增长,不受地域限制、使用灵活可适应性更强的电化学储 能或将逐渐成为主流。根据 CNESA 数据,当前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正在快速扩张, 2020 年累计装机规模约为 2015 年的 10 倍。锂离子电池各项指标要优于其他电化学储能技术路线,装机占比正逐渐提升。相较 于其他电化学储能技术路线,锂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循环效率
3、高、响应速度快、 污染小等特征,例如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为铅酸电池的 4 倍,寿命约为铅酸电池的 3-4 倍,且不包含汞、铅、镉等有害元素,更为绿色环保。2018-2020 年,全球锂离 子电池占电化学储能比例分别 86%/89%/92%,占比较高且正在逐渐提升。 随着经济性逐渐强化,储能锂电池装机规模空间或将加速打开。过往下游新能源汽 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带动了锂电产业的逐渐成熟,也推动着锂电池成本的快速下降。 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数据,全球锂离子电池组平均价格已由 2010 年的$1100/KWH 下降至 2020 年的$137/KWH,而这也带动了储能系统成本逐渐下滑(电池成本占 储能系统成本大约 50%-60%左右),彭博新能源财经预计 2020-2025 年储能系统成 本将进一步下降 30%以上。并且随着锂电池循环寿命的提升,储能度电成本(LCOE) 也在下降。总体来看储能锂电池经济性正逐渐改善,已具备明确的商业化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