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机械设备行业工业机器人:进口替代加速+应用场景拓宽内资迎黄金发展期-210604(2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报】机械设备行业工业机器人:进口替代加速+应用场景拓宽内资迎黄金发展期-210604(23页).pdf(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我国汽车工业的自动化水平快速提升但仍较国外有一定差距,我们分析认为,主要可能有两点原因以及与之相应的发展趋势,而且在不同行业中应具有一定普适性,同时,据2020 年内资品牌机器人占有率 Top10 的埃夫特的招股书,“从行业分布来说,汽车工业、3C 电子工业仍然是自动化程度最高的行业,该等领域内系统集成厂商技术水平较高。在其他通用工业领域,整体智能化水平较低,国外品牌与国内品牌处于同一起跑线,未来需要突破的技术难点是如何降低生产线的操作难度,提升柔性和智能化。国外企业引入视觉检测、云技术等技术解决该等问题”:1、我国劳动力成本更低,部分在海外采用自动化及机器人的环节,在我国更多采用人工,考虑到
2、汽车主机厂各环节配合十分紧密、停线损失巨大,我们认为自动化程度较海外更低这一点在汽车零部件的生产中会更为明显。相应的,汽车零部件中使用的多为轻载工业机器人,国内品牌有望逐渐突破。2、部分难以实现自动化的环节被转移至我国。相应的,这是外资品牌同样不熟悉的应用领域,虽然国外的自动化、机器人等基础技术较我国成熟更早,但在应用技术上没有明显的先发优势,而且应用场景位于我国,内资品牌更加具有在各个细分领域深耕、迭代的优势。金属制品、家用电器等下沉市场空间同样广阔,国内品牌已经导入具备较好发展机遇。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9 年,我国汽车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包含家电制造等)企业利润总额分别为 5100、1786、3943 亿元,若以汽车行业为基准,则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的利润总额分别为汽车制造业的 35%、77%,且这两个行业用工人数合计值达到902 万人,为汽车制造业的两倍。我们认为其中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空间同样广阔,如2020 年在工程机械、集装箱、厨具、家具、自行车、口罩机等金属制品的焊接、冲压、上下料和打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