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隐形眼镜空间与上下产业链分析报告(3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中国隐形眼镜空间与上下产业链分析报告(30页).pdf(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软性隐形眼镜主要采用切削成型和模压成型技术生产,彩瞳技术最早在韩国流行, 并以年抛、定制化为主要产品,因此前期韩系彩瞳以切削式为主要生产工艺。抛 弃式隐形眼镜由于批量生产的要求,绝大多数采用全自动的模压法。目前,模压 工艺是生产短周期抛弃型镜片的主流工艺,可有效降低单片镜片成本。 彩色隐形眼镜和普通的抛弃式隐形眼镜均主要采用模压工艺制造,其区别在于彩 瞳产品多了“色素层”。隐形眼镜直接接触角膜和结膜,彩瞳色素如果直接接触触 角膜和结膜,会对眼球造成机械刺激,此外色素在镜片表面,会影响镜片的光滑 度,使眼睛有异物感,还会导致细菌滞留引起感染。 因此,彩色隐形眼镜要求色素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确保色素不能从隐形 眼镜上脱落进入眼表组织内。以强生为代表的隐形眼镜品牌多采用一种名为“三 明治技术”(包覆式技术)的工艺,将色彩层嵌于镜片夹层间,从而避免色素层直 接接触眼睛。 此外,彩瞳在生产研发上的核心竞争壁垒在于花纹的设计和高频更新。隐形眼镜产业主要材料商、生产及品牌商、销售渠道三个主要环节: 1)材料商为生产工厂提供生产所需原料,由于技术原为国外厂商垄断。2)在研 发、设计、生产环节,隐形眼镜品牌分“厂牌”生产和“代加工厂+品牌”两种模 式:厂牌拥有自有工厂和自主生产能力,因此能够直接生产并向下游销售,直 营情况下利润率可达 70%-80%;隐形眼镜作为三类医疗器械,需要具备相关注 册证方能生产,多数品牌商由于缺少生产能力和资质,一般采用代加工的形式, 代加工还分为 ODM、OEM 两种,代加工厂商的毛利率一般在 35%左右。3)在销 售环节,按销售渠道分线上、线下两种渠道,按经销模式又分直销、经销两种模 式,经销商和普通终端的毛利率约 40%左右,而连锁终端机构由于进货成本相对 较低,以博士眼镜为例,毛利率可高达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