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能量饮料行业格局与东鹏饮料渠道布局分析报告(5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能量饮料行业格局与东鹏饮料渠道布局分析报告(51页).pdf(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2020 年能量饮料零售端、出厂端市场规模约 448、350 亿2,近五年 CAGR 达 9.2%,量 增仍为主要驱动。根据欧睿数据,2020 年能量饮料市场零售规模为 448 亿,对应出厂端 市场规模约 350 亿,2015-2020 年复合增速为 9.2%,远高于软饮料整体 3.2%的增速水平, 且高增有望延续。从量价维度来看,一方面,随着能量饮料渗透率持续提升,量增仍为 行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另一方面,2010 年以来多家企业采取差异化策略,以低价切入能 量饮料市场,切割红牛份额,行业均价增长停滞甚至出现负增长。 消费者教育打开能量饮料市场空间,消费场景由运动向多元化拓展。功能饮料初期大部
2、 分主打运动概念展开消费者教育,如红牛宣传主要针对极限运动爱好者。而随着东鹏特 饮、乐虎、体质能量等众多国内玩家入局,消费场景也逐步向加班熬夜、长途驾驶、电 竞及音乐节等多个场景拓展。长期来看,功能及口味裂变有望进一步打开能量饮料向上空间。从目前的消费场景和产 品研发来看,相较于日本、美国能量饮料的功能多元化、口感多样化,我国绝大部分功 能饮料聚焦于抵抗疲劳的基础性功能,消费场景相对传统单一,且口味仍以杂果味为主, 人均消费量及金额亦远低于前者。2020 年美国、日本能量饮料人均消费量分别为我国的 5.4 倍、2.2 倍,能量饮料单价分别为我国的 10.6、5.2 倍。预计随着我国抗疲劳需求逐步 释放及品质升级趋势持续演进,功能及口味裂变有望接力,进一步打开市场规模的向上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