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面板行业显示产业转移与通用材料分析报告(5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面板行业显示产业转移与通用材料分析报告(54页).pdf(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LCD 技术通过背光源发光,其显示原理是当背光源发出亮度分布均匀的光源时,偏 光片将光线转化成为偏振光,电流通过薄膜晶体管时产生了电场变化,使得液晶分 子发生了转动,改变光线的方向,从而控制了每个像素点的光是否射出;接着利用 偏光片来决定像素的明暗状态。上层玻璃基板与彩色滤光片贴合,使得每个像素点 都包含了红绿蓝三原色,不同颜色的像素呈现出的就是前端的图像。 OLED 显示技术不需要背光源,具有自主发光的特性。其发光原理是:电子和空穴 分别从负极和正极注入到电子和空穴传输层,并且在发光层中进行复合活化,形成 激发态的分子,由于激发态的分子很不稳定,在短时间内电子会向基态跃迁,并且 以光子的形式
2、释放能量,从而实现了发光。 从 LCD 与 OLED 的结构来看,LCD 面板从上到下依次是偏光片、彩色滤光片、液 晶、薄膜晶体管、玻璃基板、偏光片和背光模组;OLED 面板从上到下依次是偏光 片、彩色滤光片、负极、有机发光材料、正极和玻璃基板。从原材料上,LCD 面板 和 OLED 面板均需要用到玻璃基板、彩色滤光片、偏光片、驱动 IC 等材料。此外 LCD 面板还需要使用到液晶、背光模组;OLED 面板则需要有机发光材料。面板产能向大陆转移,大陆厂商占比不断提升。面板具有高度标准化这一特点,除 尺寸外,各家面板厂商产品之间的差异化属性不强,导致面板产业出现高世代降维 打击低世代产线这一现象
3、。回顾历史,新进入厂商总能依靠投建高世代产线,凭借 技术以及成本优势对老厂商进行打击,因此液晶面板行业的转移速度很快,经历了 日本、韩国、台湾、大陆这样的产业转移。中国大陆面板厂商自上一轮面板周期的 价格高点(17Q2)起陆续投建多条高世代产线,而在多条 G10.5 代线投产放量冲击下,海外厂商产能被逐步挤占:韩厂较早布局开始向 OLED 转型,台厂主要依靠 低世代产线在中小尺寸市场寻找差异化竞争机会,日本厂商则因财务问题逐渐退出 竞争。根据群智咨询数据显示,2020 年中国面板厂出货面积份额为 54.7%,其中 京东方和 TCL 华星占据 34.3%市场份额,随着 2021 年国产厂商的并购重组等项目 落地,国产厂商份额将进一步提升,形成双龙头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