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研究院:量子计算应用、布局与未来发展分析报告2020(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腾讯研究院:量子计算应用、布局与未来发展分析报告2020(22页).pdf(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自2009年起开始探索量子计算机,2013年从加拿大创业公司D-Wave Systems采购了一台“全球首台商用的量子计算机”,随后与NASA埃姆斯研究中心基于这台计算机开展研究合作,建立量子人工智能实验室(QuAIL),利用D-Wave机器探索量子计算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包括网络搜索、语音/图像模式识别、规划和调度、空中交通管理等。2013年全年Google在量子计算上花费的研发费用大约是80亿美元,但是并无明显突破。2014年,Google继续加大在量子计算上的研究,宣布与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专家联合开发量子计算,并装备了最新一代量子计算机D-Wave 2X,建成了9量子比特的计算机;为
2、了缩小机器学习与人类智能之间的鸿沟,以及让自己在新兴的AI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Google 开 始 专 注 开 发 自 己 的 量 子 硬 件 。 2015 年 , QuAIL 负 责 人HartmutNeven及其团队发表了一篇论文。根据该论文,初步测试结果表明D-Wave量子计算机可以100倍于传统计算机芯片的速度执行某些计算。持续研发,开源生态2018年3月,Google量子人工智能实验室宣布开发出新的72比特量子处理器Bristlecone,号称“为构建大型量子计算机提供了极具说服力的原理证明”。相比Google之前最好的9比特处理器,新处理器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在2018年晚些时候,G
3、oogle宣布与NASA合作,探索新的量子处理器的应用场景。2019年,Google在于旧金山举办的IEEE国际固态电路会议上展示了一种为量子计算量身定制的电路。该电路可以在冷却至1开氏度以下的低温外壳里工作,这为未来扩大量子计算机系统的规模提供了一个关键的基础设备。9月Google计算机科学家在NASA网站上发布了一篇论文,称已经利用一台53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实现了传统架构计算机无法完成的任务,即全球最强大的超算Summit要花1万年的计算实验中,Google的量子计算机只用了3分20秒。此举证实了量子计算机性能超越经典计算机,而Google研究人员宣布,Google已经实现“量子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