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基础化工行业: 从复苏到繁荣优选供需改善子行业-210530(3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报】基础化工行业: 从复苏到繁荣优选供需改善子行业-210530(32页).pdf(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碳中和背景叠加扩产受限,资源型行业迎来供给拐点碳中和限制高排放行业产能扩张,规模化存量企业受益碳中和背景下,温室气体排放和化石能源使用将受到更严格的限制,高排放、高耗能行业准入壁垒提升,产能扩张受限,行业供给格局有望改善。从总量控制来看,国务院 2016 年出台“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要求到 2020 年能源消费总量要控制在 50 亿吨标准煤以内,国家发改委后续对各省市下达分解任务。碳中和背景下十四五期间全国各省区的能耗控制目标预计将更为严格,新增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在审批上或将遇到困难。例如内蒙古自治区已于 2021 年 1 月 15 日出台内蒙古能耗双控应急预案(2021 年版),先
2、行确定了 2021 年全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同比降低 3%,能耗增量控制在 500 万吨标准煤以内的目标。由于内蒙古地区是我国电石、氯碱、煤制气等传统高能耗产品的重要产能所在地,能耗总增量的控制或将在未来显著限制行业供给端的快速扩张,规模化的存量企业尽管短期可能受到成本上行的影响,但中长期而言大型的电石、氯碱、炭黑、煤制甲醇等企业有望迎来盈利端的持续修复。此外,参考发达国家从量定额的碳税征收方式,单生产环节排放较高的甲醇、合成氨、炭黑等产品和单吨能耗较高的甲醇、合成氨、氨碱法纯碱、工业硅、电石、烧碱等未来整体成本或将上移,从而导致需求端可能受到替代品或替代路线产品的侵蚀。从该角度而言,由于化工品生产过程中大量的碳排放来自于电能或蒸汽利用,对于一体化综合化工企业,通过规模化的能耗降低及各工段之间能源的综合利用,相较于单一生产环节的竞争对手而言优势显著。资源型行业粗放扩产受限,或迎来供给拐点纯碱产能扩张放缓,下游光伏玻璃带动需求增长2015 年纯碱行业集中淘汰落后产能,2016-2017 年经历供给侧改革,纯碱产能扩张放缓。据百川资讯,2016-2020 年纯碱产能和表观消费量CAGR 均为2.7%,产量CAGR 为1.6%, 2020 年国内产能 3327 万吨,产量 2812 万吨,表观需求 2710 万吨,供略大于求。